创新启示: 六则关于“吃”的发明和创新

举报 2011-12-27

上图自左向右依次为:麦当劳之父雷文洛克、方便面发明者/日清创始人安藤百福、巴氏灭菌法发明者巴斯德、微波炉发明者斯本塞、可口可乐创造者彭伯顿、保温瓶发明者布格尔。由于图片久远,像素有限,故效果欠佳,万请见谅!
几天前流出的关于某知名食品品牌被发现含有有害物质的消息,一时间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又回到冰点。那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不绝于耳。或许可以归咎于市场竞争与资源不均等经济问题,故产生了急功近利,无可厚非。然而,恕问一句,这真的无可厚非吗?

不均衡甚至匮乏的市场资源的确带来急功近利,但它也可以催生创造,发明,科技,以及伟大的品牌。以下,就是几个好例子。
作者: Vivian Peng
美术: Wang Qi

下面是几个与食品相关的创新发明与创新品牌的诞生故事。这些历史上的创新主角儿们可谓“五花八门”,故事也无奇不有,可却也无独有偶。看看他们是如何造就吃的创新故事与经典品牌的。

雷文洛克与麦当劳连锁快餐:巨细无遗的标准化特许经营模式

1952年,一名52岁的推销员来到一间汉堡包店,意图向这家汉堡包店的老板(两兄弟) 推销一部奶昔制造机。就在这时,他见到一个奇迹,他从来没见过如此的快速、有效率、便宜、具品质的制造汉堡包方法。最重要一点,就是这方法简易到每人都可轻易学懂。他看到一个年青人在老板的管理下,可以轻松和开心地应付著那些大排长龙的客人。他意识到这两兄弟所建立的,不只是汉堡包店,而是炼金术。

这个场景燃点了这个推销员的激情,1955年,雷文洛克向麦当劳兄弟购入专利经营权,继而创立麦当劳公司。时至今日,麦当劳已在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设立了超过三万间餐厅,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服务机构。雷文洛克所创造的不只是一门成功的生意,他所创造的是一个影响世代的生意模式 – 特许经营。

所以麦当劳真正的产品不是汉堡包,而是麦当劳本身,是它的生意系统。雷文洛克建立的是一个依系统而建立的生意,并不是依人而建立的,这门生意即使在没有他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运作。雷文洛克建立了系统为他工作,而他不是系统的一部份。上次提到,麦当劳真正的生意是房地产,但房地产也只是系统的一部份,麦当劳卖的不是汉堡包,而是麦当劳本身,麦当劳本身就是一门生意!

麦当劳的生意系统巨细无遗,包含了每一个业务上的细节。它是一门具系统的生意,不是人治的生意。 例如薯条不能在留在暖锅超过七分钟以避免薯条太”林”; 汉堡包不能在留在暖锅超过十分钟以避免吸收过多的水汽; 汉堡每块都要一样大小,一样重量; 食品要在一分钟内交到客户手中; 规律、标準化、程序、整洁是重要的价值观。

特许经营者要学的不是如何去制作汉堡包,而是去学懂一个制作汉堡包的系统,这些的学习,全都在麦当劳所设立的培训中心(人称汉堡包大学)所进行。

麦当劳作为速食所带来的人们效率的提高,意义实在非常重大,二则,麦当劳在传统特许经营的细节把控上与食品安全上一直是宣传的核心,也是优势品质的重点,这一点,再多的怀疑也打不破它品牌的形象。

安藤百福与方便面: 反复开发尝试得来的成功创造

安藤百福发明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鸡肉拉面”是在1958年,

1958年春天,刚刚经历破产的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住宅的后院内建了一个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18公斤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

由重复开发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他设了五个目标:味道好且吃不厌;可以成为家庭厨房常备品且具有很高的保存性;简便,不需要烹饪;价格便宜;安全、卫生。

开始研究时完全处在摸索阶段,早晨5点起床后便立刻钻进小屋,一直研究到深夜一两点,睡眠时间平均不到4小时。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没有休息过一天。


在面类这一行,他完全是一个外行,他把所有想到的东西全部试了一下,但放到制面机上加工时,有的面松松垮垮的,有的粘成一团。做了扔,扔了又做。整个开发成了一个重复的过程,看不见一丝希望。

后来,总算悟出了一个经验:食品讲究的是平衡。食品的开发就是追求和发现这惟一而绝妙的平衡的过程。后来,安藤夫人做的油炸菜肴启发了他。“瞬间热油干燥法”诞生了,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

这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造就全球最大产业的缔造者——日清方便面的前身。

巴斯德和巴氏灭菌法: 勇于突破,才能创造传奇

当你早上喝新鲜的牛奶时,也许不会想到,这种口福在某种程度要归功于狂犬病疫苗的发明者巴斯德,有意思吧。

巴氏灭菌法的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当时,法国酿酒业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啤酒在酿出后会变酸,根本无法饮用。而且这种变酸现象还时常发生。巴斯德受人邀请去研究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是啤酒变酸的罪魁祸首是乳酸杆菌。营养丰富的啤酒简直就是乳酸杆菌生长的天堂。采取简单的煮沸的方法是可以杀死乳酸杆菌的,但是,这样一来啤酒也就被煮坏了。

巴斯德尝试使用不同的温度来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会破坏啤酒本身。最后,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以50~6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pasteurize)

这种方法解救的不仅仅是酿酒业,


说到杀菌,通常想到的是加热煮沸的方式来杀菌,然而,这也必然造成营养价值的流失。巴氏灭菌法是一种湿热灭菌法,它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通常,我们喝的袋装牛奶就是采用巴氏灭菌法生产的。工厂采来鲜牛奶,先进行低温处理,然后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

巴氏消毒纯鲜奶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在所有牛奶品种中是最好的一种。其实,只要巴氏消毒奶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细菌的繁殖就非常慢,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就可在几天内保持不变。

斯本塞和微波炉: 创新就是从偶然之中发现机会

微波炉最早的名称是“爆米花和热团加热器”,它的发明纯属偶然,源自一个武器研发项目。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本塞,其实,他并没想过要发明一个煮食物的微波炉,他想做的其实是军工设备。

1945年,他观察到微波能使周围的物体发热。有一次,他走过一个微波发射器时,身体有热感,不久他发现装在口袋内的糖果被微波溶化。还有一次,他把一袋玉米粒放在波导喇叭口前,然后观察玉米粒的变化。他发现玉米粒与放在火堆前一样。第二天,他又将一个鸡蛋放在喇叭口前,结果鸡蛋受热突然爆炸,溅了他一身。这更坚定了他的微波能使物体发热的论点。雷声公司受斯本塞实验的启发,决定与他一同研制能用微波热量烹饪的炉子。几个星期后,一台简易的炉子制成了。

斯本塞用姜饼做试验。他先把姜饼切成片,然后放在炉内烹任。在烹任时他屡次变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选择最适宜的温度。经过若干次试验,食品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房间。第一台家用微波炉诞生了。

而后1965年,乔治·福斯特对微波炉进行大胆改造,与斯本塞一起设计了一种耐用和价格低廉的微波炉。
从此,微波炉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由于用微波烹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仅味美,而且有特色。

可口可乐与咳嗽药的故事:一开始并非成功的全部

可口可乐是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他在1886年在家中后院发明了一种咳嗽糖浆后,拿了这种糖浆到附近的杰柯药局出售。1887年在一次幸运的意外中,有人把糖浆与碳酸水混合起来,于是今天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便诞生了。

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早就一个百年经久不衰的品牌。当然是的。

1888年,彭伯顿去世,另一位商人约瑟·甘度拉将配方及所有生意都买下来,并于5年内推销至美国全国

1892年,艾萨·坎德勒2300美元取得可口可乐的配方和所有权,并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于1908年进入亚洲,在菲律宾销售。1923年,亚特兰大的罗勃特·伍德鲁夫担任总裁,展开可口可乐另一个重要的新纪元。

排除可口可乐伟大而家喻户晓的品牌发展营销传奇故事,更重要的一点是,几百年来,可口可乐不仅没有因为是咳嗽药制造而来而在健康安全上出过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确曾经做到过,全球各地的可口可乐是同一种口味。

赖因霍尔德•布格尔(Reinhold Burger)与保温瓶: 精益求精,历久弥坚

保凉、保温——不用火,不用冰。这多亏了保温瓶。玻璃技术员赖因霍尔德•布格尔自己设计的广告语准确地说明了其发明的双重功效。赖因霍尔德•布格尔对双层玻璃容器隔热效果的研究已经进行好多年了

1903年他的研究得以应用:制冰机工厂主卡尔•冯•林德(Carl von Linde)需要用隔热容器保存液化空气。因此布格尔改变了容器的形状,并设法防止反射热辐射的镀银层脱落。为了保护玻璃容器,他在瓶子外面罩上了一个非常轻便的金属外壳。扣在上面的小水杯、轻微的重量、不易破碎以及漂亮的外观,使保温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

1909年布格尔把他的专利卖给了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er)保温股份公司,从而成为一个富人。

1920年开始批量生产保温瓶。新产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其外观直到今天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不得不佩服这个德国人,在追求技术改进的同时,对于实用性,外观性方面的完美平衡和精益求精的相互融合。

结语:

以上分享,与数字时代相隔遥远远,却与品牌与创新的品质息息相关。改变历史的创新者多具备一种共同的品质,他们细心关系,发现市场,他们谋求大众化应用,改善人类生活。他们执着钻研,不惜花费几十载岁月,他们坚持商业道德,遵循品质原则,追求细节,追求卓越。

这些经历历史沉淀的品牌和创新应用技术所具备的共同品质,在今时今日的市场大浪之中,是否还能依然看得到?

那么,未来我们的食品安全,该寄希望与信赖于何处呢?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