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我卸任了刀法CEO,不再恐惧

举报 2024-03-19

未标题-1-恢复的.png

原标题:34岁第一次独自带娃,不再恐惧的我卸任了刀法CEO|刀刀在成长

最近这几年,我是非常频繁地感受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真的有在苦我心智。

大道理谁都能讲,但是真正经历过体验过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所以我开启了这个【刀刀在成长】系列,跟大家讲讲我的经历,也算是我用我的坦诚相待来进行自我疗愈的一部分吧。

大家认识我有好几个身份:刀法创始人、品牌营销领域专家、博主。在这之外,其实我也是一个单身妈妈,我有一个 2 岁多的宝宝和今年即将 70 岁的母亲。

从去年开始,我的生活就像连续剧一样,又狗血又反转,不断经历着一些“杀不死我还使我更强大”的事情。

在这部由我本人主演的“成长剧”里,第一季的大结局是我离婚了,我爸爸也去世了。所以我不但在工作中需要担负起一个近 40 人的公司,在生活中我还变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之主,在 30 多岁提前感受到了所谓的中年危机。

走出婚姻之后,我的成长第二季去了巴厘岛。在和朋友的相处和相互疗愈中,我认识到了我应该要找到我的核心core,去掉所有其他的修饰,回归到一个点,也就是最核心最灿烂的自己,我的essence,然后就在那里发光。

第三季就从这次春节开始,我迎来了我的中年危机的第一次集中大爆发,说几个重点:

1、作为从来没有独自带娃过的我,挑战了一次独立带娃出国
2、再然后是,回到公司卸任了刀法的 CEO
3、重新开始学习关系和信任

在这一季中,我对爱与恐惧、宏大与具体、信任与深度关系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也决定用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打开我新的人生。现在,我把这些都分享给你。

欢迎大家在喜马拉雅FM、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搜索“温柔一刀”收听这期播客。


一、我直面了做妈妈和做女儿的恐惧

首先,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我自己真实的恐惧。作为一个创业者,又是一个妈妈,我内心一直有个巨大的恐惧和内疚感——我担心我做不好妈妈。

我的宝宝是一个敏感又谨慎的宝宝。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去看小北在幼儿园的年末表演,我发现当其他的小朋友都面对着台下表演的时候,小北自己一个人居然转过去背对着观众了。

那个时刻,和其他小北突然哭起来的每个时刻,我都无比恐惧。

明明这种时候当妈妈的应该给小孩安全感,但真实情况是我比他还要慌一百倍。我心里想的是: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果然做不好一个妈妈。

也因为这种恐惧,我的宝宝 2 岁多了,我却一直不敢独自带他出去。我总是怕他如果跟我单独出去玩,他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他会不会摔跤?会不会被车撞出车祸?会不会被我弄丢?

我对自己做公司做业务非常自信,但对自己做母亲的能力深深的怀疑。

我的焦虑很大一部分也跟我妈妈有关。因为几年前爸爸突然生病去世,我的妈妈也常常陷入焦虑和恐惧,我宝宝的出生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也成为了她的新的软肋——她会不停地跟我说,你不要一个人带宝宝,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但这个春节,我真的很想带小北去日本玩,可是育儿嫂需要回家过年,而我的妈妈不愿意出国乘飞机。留下给我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就别出国了,要么就直面恐惧——为什么我不能独自带小北出国?

我选择直面恐惧:独自一人带 2 岁宝宝出国旅游。

我妈妈听说我要独自带宝宝出国,快吓瘫了,跟我说,不要啊,取消这个行程吧,我会睡不着的。

当你最信任的人不愿信任你的时候,你也会常常怀疑自己。

但这一次,我内心想法很坚定:

恐惧只是自己内心的阴影,真的直面恐惧的时候,其实问题一个个拆解也没那么难。

我不想再活在一个“我不是好妈妈”的自我投射阴影下了,好妈妈是什么,由我自己定义。

我一直希望培养我的宝宝成为一个勇敢和自信的孩子。如果我一直害怕,我内核不稳,那孩子只会变成更胆小的人。我要做出一个示范:我要告诉孩子,勇敢和勇气不是不害怕。恐惧和害怕的存在很正常,但是找到比恐惧更重要的事情,这才是勇气。

我的屎屁尿春节于是就这样开始了。

出发前,我连给他穿衣服怎么穿都不太确定,我让我的育儿嫂写给我一个清单,到底一天要干些什么事情:

早上几点钟起床?起床以后先要喝奶还是要先干嘛?要拉屎的话,男的拉屎到底是坐马桶还是怎么搞?

育儿嫂一件一件教我:

  • 7 点起来,你先泡奶,6 勺奶粉配上 180 毫升的温度刚好是 45 度的水,喝完刷奶瓶消毒。

  • 他上厕所,你要先把他裤子脱了,让他坐在马桶上,注意注意!小鸡一定要往下按一下,不然就会飙在你脸上!

  • 然后穿衣服,尿布穿在最里面,然后棉毛裤,然后外裤,一定要记得把尿布花边拉出来,否则一尿裤子就会湿三层。

我说:get!

但这还只是出门之前。一切就位之后我们吃早餐,我左手拿包右手拿盘子,小北跟不上我,就只能把他一个人放在椅子上。拿来的东西,有的他不吃,有的必须喂他吃。吃完之后,你会发现他吃了自己一身,然后又要回去换衣服。

接着就是吃东西、上厕所、吃东西、上厕所,无限循环。我觉得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但这还只是前菜。到第四天,我经历了一次极限操作,且称之为“姨妈期间的环球影城历险记”,具体看图:

经过这一次之后,我和小北的关系也更近了。

我学会了看到他哭,要允许他能够有哭的空间,哭完然后抱抱他,再跟他讲我的想法。当我发现小北很喜欢跟我玩,我的恐惧又消失了一些。

比如之前在大阪环球酒店,有个马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小北非常害怕这个马桶,但是他又需要拉粑粑。他害怕得大哭,但是我慢慢引导他去尝试,告诉他,你能不能帮妈妈一个忙?你如果去的话我会给你一根坚果棒。

我发现小孩子真的能听懂,而且最后他也决定去尝试。

经过这次旅行,我发现我已经真正的成为一家之主了。我能够支棱起来,成为那个最清醒,内核最稳定,最能安排好家里的事,又能温柔下来给大家的爱的人。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和我妈妈的相处。

结束回到上海, 我终于卸下担子,把小北交给我妈妈之后,开始大睡特睡。一直到早上 5 点半,我听到隔壁房间小北的大哭,进去以后,发现小北房间里堆满了昨天没玩完的玩具,小北坐在地上哭,妈妈手足无措,我想去泡奶,却发现奶瓶没洗。

我进去以后大发雷霆,我说你怎么玩具都没收拾好,怎么奶瓶都不洗。

妈妈说你为什么总是在指责我。我想回她你不也从小这么指责我吗。

然后,我很快冷静了下来,和我自己链接起来。我发现我内心真正的感受是内疚和为妈妈担心。

我想到妈妈今年70岁,我过年都没有陪她一天。还自己拍拍屁股就去下个地方旅游了,把孩子丢给她。

她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还逞强告诉我没事。

我甚至有点担心她有点老年痴呆了,以前的她是不会不洗奶瓶不整理房间的。

后来想起来,是她昨晚听到小北咳嗽,然后一晚上就看着他睡。根本没时间做其他的。

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让妈妈来我床上,我握住她的手说,妈妈,看到你要照顾小北这么辛苦,我很心疼你。

说完我就忍不住哭了。

在学习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如何去通过“引导‘来和别人相处,而不是“控制”。

之前我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很多时候是通过命令和控制,比如说你必须去做这件事,不然就会怎么样怎么样。

这是一种恐惧驱动,它短期内非常有效,但长期只是激发人的内心更焦虑的那一面而已。

我现在在学习的是相处方式是,真心地看见自己、看见对方的需求,并且在这之后还能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去为对方考虑。

我也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你赢我就输的,无论是和孩子还是成年人相处,我们都可以商量着来。

回到我刚开始的那个课题,正是在与这些恐惧相处里,我明白了恐惧的存在很正常。它不会消失。越敏感的人越容易有恐惧。

但是勇气和恐惧不矛盾,就像公主日记里说的“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Its rather a choice about deciding what'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

勇气不是恐惧的消失,而是找到了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

我绝对爱那个仍然恐惧的我,恐惧的妈妈,恐惧的宝宝。恐惧让我们更加小心呵护我们身边的东西。

但是鼓励和支持彼此拥有勇气,这是我可以做的。


二、创业第五年,我卸任了公司 CEO

我想和大家说的第二件勇敢的事,就是今年我从刀法的 CEO 这个位置卸任了。

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从很久之前,我就觉得我体内的能量越来越匮乏了,我常常觉得头痛腰痛背痛全身都痛,去按摩也只是暂时舒缓,过两天依然觉得非常痛。

有时候我看着自己满满的日历,甚至都喘不过气来。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忙?我一边要做公司的管理,一边要做对外的商务的沟通,还一边要当博主做内容。

这三个角色对我来说是非常拧巴和割裂的,因为它们用的根本不是一个脑子。

有时候上午开一个公司的经营会,看了半天利润,左脑刚用完;一看下一个会是要我拍个讲品牌的视频,又要开启右脑;结果可能刚刚开机讲了两句,这边又有个客户的消息要我去回。

我始终觉得有太多事情来不及做,而且已经到了完全提不起气来做的程度。

在很多次筋疲力尽之后,我又开始了和自己的链接与剖析。我 20 多岁的时候其实是按照 entp 的样子在活着,我爱社交,爱拉群,爱组局,逻辑性也很强,又是个工作狂。而且我还有点老好人的特性在身上,只要是别人找我帮忙,我基本都会去满足对方。

但其实,很多人接触我之后都会跟我说,感觉你真人和在网上好不一样,其实你好内向。我只会回复他们说,哈哈哈这很正常,这是我的另一面。

但这其实也不是我的另一面,这就是我,我其实就是很 infp 的一个人。人到了 30 岁之后,就要找到自己的能量生成方式和生活方式。20 几岁的时候我还能装成一个不是自己的样子和方式去生活,33 岁以后我不想装了。

前两天我去见了阿芙精油的小乙,她跟我说,doris,我发现你开喉轮了,而且喉轮一般是和心轮一起开的,这就是说你会越来越自我,不会心口不一了。

我的确越来越能看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和喜欢的东西——

  • 我喜欢独处,我放空的时候写东西的灵感会喷涌而出,而且写的时候我会非常自在;

  • 我非常爱发朋友圈,感受和表达是我生成能量的一种方式,但是一紧张我就什么思路都没了;

  • 我讨厌收到微信,别人找我我会觉得有负担,也不喜欢回复别人,也不喜欢主动去 social 去找别人合作;

  • 我会自己安排好 calendar 并且设置好重点,但 p 人真的很讨厌被人安排。

我还找人去看了我的人类图,我是投射者——我的能量集中在顶轮和底盘,顶轮表示我的头脑特别擅长洞察和通灵,又喜欢表达;底轮表示我能很好地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如果要充分利用我的天赋的话,我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躺着”,不能像生产者那样一直干活,而是要把我的想法投射给生产者们。

我的人生策略是“等待被邀请”,因为投射者的能量生成方式是被他人看见和认可。但如果在别人还没有邀请我的时候,我就自己出去,甚至可能吃闭门羹,就会让我非常痛苦。

这两点都和我最近对自己的认识很契合。总结来说,我不擅长对外 BD,擅长的是把我的思考总结并且表达出来,吸引人来找我。相应的,我应该做的是“筛选”,而不是“规模化”。

所以,我做了两个筛选:

第一,是把刀法的商业模式从 toC 转向了 toB,从做大规模的社群,转向了有选择地服务一些高成长性的客户。(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详细写出了:《致陪伴了我五年的刀友们的一封信》
第二,是与其自己做一个 60 分的管理者,我筛选出了更适合 CEO 这个位置的团队核心,让他们合力把管理做到 80 分,而我自己去做那个 100 分的内容创作者。

我也发现,自从我卸任 CEO 之后,我的状态好了很多,我甚至会告诉自己,如果不想工作的时候就干脆躺平。所以有时候你们可能会看到我更新变慢了,哈哈哈。

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一向是要追求一种 doing 的状态,一旦停下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好像就是失控,好像天就要塌了,但这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洗脑。

我当年和张潇雨聊他的播客《得意忘形》,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久没更新?他回答我说,不更新也是我播客的一部分。

当时我不明觉厉,现在我开始懂,这就是 being instead of doing。无为而治,去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能量的生成方式,而去过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是我今年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打造一种我理想中的公司的模式,让商业向善,让员工同样能找到自洽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想这也是我创办刀法的一个目的吧。


三、恐惧过后,我们依旧要去爱

当然,卸任 CEO 之后我也会担心,一个你自己做了三四年的公司,突然间要把它交给别人,万一这个人不合适怎么办,万一公司做垮了怎么办?

这时候我就想聊聊最近思考的另一个话题,叫做活得具体和深度关系。

我最近和很多朋友聊天,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具体”这个词。

曾经有段时间大家都很喜欢宏大叙事,喜欢把宏大的历史与未来套在个体的头上,但最近我越来越觉得,那些概率和统计的数据不会让人幸福,幸福感来自于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

我越来越不喜欢用模型了,方法论只能帮我们筛选基本面和底线的共识,但筛选过后,还是要回到具体的人。

也是因为这个领悟,我自己在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去感受,看一朵云是什么形状的?风拂过我的脸颊是什么感觉?听到这些声音我的内心是一团火还是一股暖流?

面对他人,我会去感受我面前的这个人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情绪?他是在焦虑还是在恐惧?我和他相处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在工作中也是,今年我们刀法越来越脱离知识本身走到了项目里,一边标准化产品一边在标准化交付里感受项目里的具体性,每一个项目里的人的真诚和信赖,这份温情背后的信仰和一份耐心,这都让人感受到具体。

对于公司,我之前曾经夸下海口,说二十年之后刀法要做自己的消费基金,孵化项目,但现在我更想把眼前的项目做好,把一件具体的事做好,让每个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在合作的过程里去感受团队之间共同努力,相互托底的氛围。这一切都让我有了安全感。

事在人为,要活在当下就是要活得具体,躬身入局,感受生活的点滴。所以我 2024 年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活得具体,爱得具体,找到同路人,感受并行的快乐。

同路人很重要,因为幸福感的关键来源于深度关系。这是一种深深被信任、深深信任他人的滋养的关系。

我最近在看武志红的《深度关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想法。

它里面有一张图,纵轴是你的全能自恋程度,横轴是关系的幸福度,他在说的就是,你要分清楚那些事情只是在满足你的自恋,哪些事情是真的在滋养你的关系。

很多事情如果放在这个坐标系里,就会变得非常清晰,比如在之前,我要事业有成,我要伴侣和我门当户对,其实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满足自恋而已。

又比如,前几天我遇到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养了一只小猫,从出生开始就有很多病,他为了给小猫治病花了很多钱,还要整天亲自照顾它,给它擦药,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没养过宠物,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也太麻烦了,何必呢?

但把这件事放进那个坐标系中,放进他的具体的情景里,我却感受到了爱。

对啊,这就是爱啊。爱不是有条件的交换,爱就是尽管你在生病,很脆弱,但我愿意为你花时间花精力,我愿意为你付出。

深度关系对我来说也很难,很多人都说我只想搞钱不想恋爱。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其实这背后是你只看到了全能自恋那个纵轴,把关系投入都当成了一种成本。既然有了成本,你就会想要回报,并且这个回报也要回报到自己的自恋上,才能感受到 ROI。

但如果你把关系投入当成资产而不是成本,它就会变成对自己的滋养,会让人感受到幸福。

所以我说,幸福来源于深度关系,恋人也好,亲人也好,合伙人也好,这是一种深深被信任、也信任他人的滋养的关系。

我近几年其实也遭遇了一些被深深信任的人背刺的事,不详细说,这真的让我一度不敢相信别人。但我也听了几个创业者和我分享过他们被自己合伙人被刺的故事,他们仍然选择走出来,去赌一把。

我小时候看过的《十二国记》里,阳子说过的这段话影响了我一生:

就算被人背叛,那也只是背叛别人的人变得卑鄙。
因为不是出于善意就不相信人吗?
因为对方不亲切对我我就不能对他亲切吗?
我相信对方,和对方是否背叛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只是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有关我的事由我自己决定。
就算没有任何人对我好,就算怎样被其他人背叛,我也不会成为一个不相信任何人的卑鄙小人。
跟其他人无关,因为我想对人亲切所以亲切,因为我想相信别人所以相信。

虽然我们也要谨慎提防不要激发人的恶,我们永远会有恐惧,但我们依旧要去爱,去体验关系,因为那个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四、尾声

其实从去年起,我就想开启这个“刀刀在成长”系列,我想要走出那个“光鲜亮丽”的壳,真实坦诚地向大家分享,这也是我疗愈自己的过程。

所以我在小红书、微博上面断断续续发过一些内容,被很多人看到了那个胆小内向、可能和大家原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的我。

我很惊讶地发现,大家竟然依然很喜欢这样的我,甚至很多朋友跟我说:刀姐,我之前一直是你的读者,觉得你讲的一些营销知识都挺有用的,但在看到这样的你之后,才真的变成了你的粉丝。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太内向、太胆小是我的弱点,这样的我不值得被爱,但当我把真正的自己展现出来,依然得到了很多喜欢的时候,给我带来的感动是无与伦比的。

刀刀在成长第三季打板!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