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发疯、听劝、秀真诚,从文旅三招学品牌营销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2-12

2024开年文旅销冠,毫无疑问是创造了“3天60亿”巅峰收入的哈尔滨。

继饭店里冻梨摆盘冲上热搜后,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松花江上铺地毯、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等等一系列把游客“宠到魔幻”的动作,让本地人都直呼“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现在不止尔滨,其他城市的文旅也跟着卷了起来。

在接住这泼天富贵的路上,各地文旅姿势整齐划一,从“质疑尔滨、理解尔滨、成为尔滨”,甚至“超越尔滨”。大家活跃在互联网上花式整活,通过“发疯、听劝、秀真诚”三大招式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这种现象级的正面影响无疑是所有企业品牌的追求。虽说爆火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复盘。这些五花八门的动作里,其实蕴藏着品牌营销的重要方法论。

今天,老汤就来好好聊聊“文旅三招”背后的底层逻辑。(搜索公众号:汤飞)


— 01 —

发疯是情绪营销策略

发疯”是一个网络热词,指的是一些把疯言疯语搭在一起、夸张无序的句式,又或者是一些令人大跌眼镜、抓狂的行为。

从表达逻辑看来,这些动作大多没有意义、荒诞不已,但是它往往能传递出饱满的情绪,成为了年轻人对当下压力的宣泄与反击。

各地文旅这次有“发疯喊麦”的、有“反向操作”的、有“题海战术”以量取胜的......面对高涨的市场热情,一改以往的刻板印象,完全放飞:

总的来说,文旅局都是努力在和年轻人玩在一起,主打一个“打不过就加入”的接地气路线在老汤看来,我们可以把这种“发疯”视为一种情绪营销策略。

匹配当下人群的情绪需求,和他们使用同样的语言才能沟通顺畅

了解并融入年轻人的喜好,是品牌最基本的营销策略。当发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时,品牌就应该结合这种方式去做营销。

从同类法则出发,放下“正儿八经”的常规架子,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让他们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之前我们分享过一篇关于情绪的文章:《汤飞:情绪!品牌营销的新战场》,里面就有谈到,情绪营销的本质是营造“亲密关系”大家“疯在一起”、“疯得开心”,品牌共情消费者、消费者以朋友的角度认识品牌,之后的沟通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如果高端品牌本身营造的就是高高在上普通人不可及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不平等、不亲近,那就并不适合这种营销方式。

发疯的本质还是创作,但创作门槛低、自发传播效应强

虽然各地文旅局的这些视频都让自家的网友尴尬到“脚趾抠地”,大多数喊麦视频词语粗糙、并不押韵,但是在这个氛围下,利用网络热梗,话题度一下就上去了。

基于这些“劣质”产出,网友又留下了“这视频要是出省了,我明天就离开山东”、“四川的朋友怎么不笑了,是不爱笑吗”等玩梗评论,还玩出了“各地签署互不嘲笑条约”的新梗,为本就发疯的氛围“火上浇油”。

阳春白雪高雅,但有欣赏门槛。下里巴人通俗,往往可以打开更广的受众面。

把握好发疯的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喊麦曾一度被视为劣俗文化的代表,如今却成了炙手可热的艺术现象。并且这次首发喊麦宣传片的,是已经拉满好感度的哈尔滨,大家只觉得有趣、好玩,使《我姓哈》成为了哈尔滨又一出圈亮点,也引发了后续文旅局的陆续效仿。

可以说,“宣泄情绪”的时代潮流+喊麦视频的流行趋势+哈尔滨已有的好感度,为全国文旅局奠定了发疯的基础。

去年花西子在危机公关期间也选择了发疯式营销,就得不偿失。因为在危机时期,消费者通常希望品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激烈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关注。

发疯的目的是和消费者一起玩起来,不能是让消费者看笑话。(搜索公众号:汤飞)


— 02 —

听劝是引流策略

听劝,是在社交网络上征求、落实网友的建议,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或改进。

看到哈尔滨受到大量关注,不少网友@自己家乡的文旅局抄作业。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各地文旅局纷纷响应,线上回复及时、线下行动迅速,展开了一场“宠粉”大战,成功让“听劝式文旅”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互动模式:

各地文旅局听劝的态度、执行力所带来的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河南文旅在听劝模式的推动下,通过一百多条视频,抖音粉丝量就在短短十天内从十几万暴涨至两百多万。

我认为,珍惜尊重消费者的想法并给予实际执行反馈,会激发其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带动更多人加入其中,如同滚雪球效应,只会越滚越大。

“听劝”的本质是一种引流策略。

用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提升品牌的正面形象

不去卖力说服消费者,而是扮演好倾听、被说服的角色,让消费者感到足够被尊重,是产生品牌好感的有效路径。

它往往也代表着一个品牌的格局、高度,尤其是品牌“听劝”后所展现出来的执行力,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会点燃所有参与者的热情。

一次获取市场洞察和产品改进的机会

“听劝”这个词也许会过时,但本质来说,激发用户创造内容的方式永不会过时。

“听劝”就是从目标人群那里集思广益,免费获取创意、免费获取策略,往往是赢得了好感、改进了产品/服务、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一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不止于文旅局,“听劝”早就成为了社交媒体上比较流行的内容创作和互动方式。旅游听劝、穿搭听劝、健康听劝,各种听劝方式在社交网络上层出不穷,时尚、美妆、餐饮等不少行业的品牌也通过社交媒体征询消费者意见。

这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是平等愉悦、积极正向的有效互动,是可以长期研究的流量密码。(搜索公众号:汤飞)


— 03 —

秀真诚是核心收割战略

在“听劝”的过程中,各地文旅部门在真诚待客上也“卷”出了新高度。毕竟,引得来是本事,留得住是更大的本事。

去年的淄博已经给各个城市“打了个样”,今年的哈尔滨直接被冠上了“讨好型市格”的名号——有了流量,还得用真心驱动进一步的动作,才能形成长久的口碑效应。

“真诚”是这些城市走到大众面前的共同特点。

《黑龙江省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这么说到:“且来且珍惜,我们掏心掏肺掏家底,改进细节,提升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些严肃又认真的表达,也是诸多企业品牌在文化手册里的高频词汇。只是因为太过常规,许多企业把它们尘封在一本册子里。

今天我们多次看到了真诚的力量,老汤的建议是:拿出来、放大它。

“真诚”是品牌长青的底色,而“秀真诚”是核心收割战略。

品牌的本质是信任和意义,“真诚”赋予信任基础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品牌就是信任和意义系统的构建,品牌打造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信任问题。

我们以品牌的身份和地位作为核心内容,还要以具体的动作加强信任支撑,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打动消费者,这是任何时候创造一个长期价值品牌的前提条件,本质上也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战略选择。

秀真诚是必杀技,但不兴单出

哈尔滨的爆火并非单纯依靠打动人的服务,背后还有其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基础和持续的文旅IP打造。对于品牌来说,如果只看到表面,一哄而上搞同质化宣传、搞概念性噱头,却没有坚实的产品力做支撑,那吸引到的流量,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毕竟消费者最终还是为产品买单,产品力与品牌力要高度统一才能让“秀真诚”这波操作完美落地、收割成功。(搜索公众号:汤飞)


— 最后的话 —

“发疯、听劝、秀真诚”背后的情绪策略、引流策略和收割战略,是基于时代趋势的智慧,满足了当下消费者需要的温暖和烟火气。

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懂TA、尊重TA、把一颗真心捧给TA的人而打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也是如此。

任何爆火事件的背后总有其方法论,我们要看到其中的机会和价值,并拆解成企业视角的战略动作。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搜索公众号:汤飞)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