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俗“DEMO视频”刷屏,五菱汽车到底是自黑还是被黑?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1-18


“几个五菱星光的DEMO视频看得我热血沸腾!图我就不放了,少儿不宜!”——某微博网友。


昨天,车圈出了一个“涉嫌色情低俗营销”的舆情,据说在多个微信群里刷屏了,更出圈到了微博,逼得五菱星光在昨晚出来辟谣。


大叔分析完之后,深刻感受到了车圈公关战的黑。


到底啥事呢?


昨天下午开始,一组疑似打“软色情”的低俗营销多条短视频素材,而整个“色情擦边” 低俗内容,都与某品牌的新款轿车,在画面上被高度关联,迅速出圈。



点进去2个短视频,真的非常辣眼睛。几个短视频的套路一致:先出汽车的外部,然后给到内部,女孩出现,一系列东西(此处省略108字),最后汽车外部展示结束。



大叔也在多个微信群里看到这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显示:


1、时间,2024年1月16日上午11点27分。(划个重点,说明这次信息的裂变速度非常快,下面细说。)


2、内容。有“来生愿为一棵树”的网友,先发了两个短视频到群里,并配了一句话:“你敢信,这是车的宣传广告”。(这算是带节奏吗?划个重点,大叔下面细说。)


3、DEMO。本来以为视频只有2段,结果后续还有6段。所有短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被打上了“DEMO”的水印。(这个水印一打呢,给人的感觉像是官方拍的,但还没有出街,这招够“狠”,划个重点,大叔下面分析)


微信聊天记录式,“色情擦边球”低俗短视频,打着DEMO……上述聊天记录式的素材,在16日下午开始,在多个群里刷屏了,引发了巨大讨论和关注。


但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流量派”认为,五菱得感谢这波操作,比如这位:


“不得不说,这波流量对五菱绝对是有益的,微博上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条有关五菱的新闻,今儿破圈闹得人尽皆知。五菱官方声称已报案,但我觉得五菱不仅不要起诉它,还得感谢它



“公关派”认为,太影响品牌声誉了,比如这位:


“我只看了一个网传的DEMO,听说一共有8个,仅从我看的这个短片,确实属于低俗擦边营销。怪不得五菱要官方澄清并报警,确实太影响品牌声誉了。如果这真的是商战,那真的太可怕了,不过这些模特都是应该也是职业的,想查源头应该不难,等一波警方调查结果吧。” 



“自媒体派”认为,这是一定是自媒体干的,比如:


“今天微信各群里疯传的五菱星光DEMO视频,原来是一个专辑8条视频,这擦边球打得很溜…很好奇是哪个短视频自媒体拍的,就不知道后续五菱会不会有进一步行动?”



“评车派”认为,后排座椅真大的,比如:



“收费派”则提出,到底是谁在免费给五菱打广告?比如:


这个demo视频,五菱官方的做法完全没有错,本来就是应该出来做说明,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这一波出圈的营销,到底是谁做的?  为什么有人免费给五菱打广告呢?一堆人在我的评论区写:我终于知道五菱星光这个车了,而且后座好大



……


1月16日20点06分,@五菱汽车 官方微博正式辟谣,称:


今日在网络上出现的“五菱星光相关DEMO视频”,都是非官方行为。对五菱品牌的声誉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公司法务部已经收集相关证据,并于当日下午在本地公安机关报案。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坚决抵制任何形式损害品牌及产品形象的行为,并保留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权利! 



说完过程,进入点评。大叔重点谈3个问题。


1、到底是不是五菱官方的事件营销?


2、到底是谁在“黑”五菱汽车呢?


3、如何应对“聊天记录式”素材负面刷屏?



1
到底是不是五菱官方的事件营销?


先说答案,再做解释。


大叔认为:不是。


所谓“黑红也是红”只适用于还处在生存期的小品牌,完全不能适用于大品牌,因为后者对品牌美誉度的追求,一定是大于负面知名度的。



我在“2023年十大危机公关刷屏案例”里有提到,全网都在借势的“免职裙”,自媒体或者草根品牌可以借势,但大品牌不能借,格力直播间的女主播穿“免职裙”,就被网友骂了,还上了热搜。


五菱汽车,虽然其品牌质感,较传统BBA等汽车品牌或新能源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至于以自毁美誉的方式,就为了推广其轿车的后排宽敞,出这么低级的营销。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看热闹可以,但你愿意买一个被打上“低俗”标签的汽车,接送一家老小或者女朋友吗?


大叔搜索发现,这款车一上市就销量很好。


五菱星光于 2023 年 12 月 6 日上市,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插电混动车型,上市首月累计销量 18294 台,官方指导价为8.88/10.58 万元。位居15万以内插混轿车第二名!


‍‍


如此热卖的一款轿车,还需要冒这样的风险,做营销吗?


再从股东结构来看,五菱汽车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是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公司,而上汽可是大国企,通用则是美企,大叔觉得吧,这两个大股东都不会同意这样的低俗营销,这是企业价值观问题。


就更不用提政府部门怎么看了。


综合上述几个维度,五菱汽车官方根本没有“动力”去做这个事。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企业希望打擦边球、走“黑红”路线,也需要明白“黑”的程度,这种如此低俗的内容,都已经赶上“扫黄”尺度了,这不是自掘坟墓嘛。


但这事,确实让这款叫“五菱星光”的车,出圈了。


2
到底是谁在“黑”五菱汽车呢?


如果不是官方整活儿,那到底是谁在“黑”五菱汽车呢?


大叔注意到两个细节:


细节1:


大叔一开始以为,可能是有人把五菱汽车的logo和其他车内一些低俗画面,做了一个蒙太奇的剪辑,让大家以为,这两个美女模特是在五菱汽车的新款轿车里拍摄的。


但看完8个视频,大叔发现一处画面细节,即两位美女站在车正前方时,隐约能看到五菱的logo。



细节2:


所有短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硕大的“DEMO”水印,这次事件还被五菱官方在辟谣声明里称之为“DEMO视频”。



首先,这个短视频很难是汽车自媒体拍摄的,因为如果它是做自媒体的,应该知道,发这样的低俗内容,肯定要被封号的。


其次,如果是某些有其他特殊爱好领域的平台,为了流量,自己买或者租一辆车,来拍摄这样的短视频,但应该不会在视频上打“DEMO”水印。


因为这种“DEMO”水印,一般出现在乙方(或者丙方)交付给甲方的样片上,因为还没有收到甲方的全款,或者担心版本被提前泄露,因此做两个标记,画面打水印或者音频加版权音。


细节3:


大叔在分析“小米汽车”遭遇短视频评论的“流量霸凌”时,提到一个理论,叫做“傻✖️共振”原理,即:


人们往往会形成一种虚假的共识,不断重复和加强彼此的错误观点。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舆论的热议。在严重的情况下,"傻✖️共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与“乌合之众”里提到的群体和情绪的关系,非常像。


鉴于普通网友并不是从事品牌公关和营销相关工作的,大家只是“略懂”,因此,基于微信聊天记录和短视频的内容,都会被大家本能认为,这就是官方拍的。所谓“宁可信其有”。


综合上述3个细节,我们能看出一些端倪:


有人专门找到这款新上市才满1个月的五菱星光轿车,拍了这么一组不可能公开发布的低俗短视频,还给这组短视频打上了乙方制作公司才会加的水印,加上公众的“傻✖️共振”原理,对外传递了一个信息:


这是乙方给甲方拍摄的短视频。


哎呀,大叔总是听说汽车圈的水深,我是万万没想到,水这么深,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能用出来。


但到底谁干的呢?大叔就不好猜测了,按照“谁得利”的逻辑,可能是同款价位和性能的竞争对手吧。


但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


按照流量思维,这事明明对五菱星光是好事啊,以前没人知道这辆车,现在都知道了,所谓“先造谣、再辟谣”,一来一去,火了。从流量思维来看,这是成立啊!


你看看,流量思维害人不浅。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以后是不是但凡有个快消品牌,都可以复制这套打法,弄一个色情低俗视频,穿着自己的产品,举着自己的产品,吃着自己的产品……就是为了“低成本”推广新品?


大叔说,这可不是“低成本”营销,因为极大伤害了品牌美誉度,而是“低成本抹黑”。


因为,大叔在前两年已经反复强调过了,“聊天记录式”素材负面刷屏很难应对。


3
如何应对“聊天记录式”素材负面刷屏?


大叔在《2024,如何避免陷入一场刷屏级危机公关?》就提到,“聊天记录式”素材负面刷屏,有4大难点,分别是:


不可追溯、不可删除、不可统计、不听解释。


不可追溯:你不知道聊天记录是否是真实的,还是有人自己用自己的微信拉了一个群,微信名字也是五花八门,可以随意改。找不到源发者,制作者也隐身,就很难追责。(划个重点,下面详细说)


不可删除:过去我们处理舆情,总是希望删除原发链接或者报道,素材刷屏,根本无法删除,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聊天记录、短视频或者pdf,被转到了哪个群里,以及谁又转发了。


不可统计:素材刷屏,既不可以删除,也无法统计所谓的传播量、阅读量、转发量等。


不听解释:聊天记录里,一来一去,有场景,有对话,看着好像很“真实”,反而官方的辟谣呢,没人信


五菱这次的舆情,就符合上面的4难。面对这样的“4难”呢,就会带来“2难”,即:


1、不否认就默认。


2、回应就被盯上。


五菱选择了1,大叔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此事涉及到了企业价值观,官方有必要以正视听。


至于五菱声明里提到的“法务已搜集证据”、“公安已报备”、“保留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权利”,大叔觉得,基本以“吓唬”为主。


因为刚才提到了,“聊天记录式”素材负面刷屏有“不可追溯”的难点,律师函不知道发给谁,公安可能也不知道该找谁,难道发给微信???


反过来看,这不就是“抹黑者”成功了嘛,实现了对五菱汽车品牌的抹黑,但自己隐藏得很好。


看看现在的公关战,太可怕了。


怎么应对呢?大叔提供3点建议:


1、快速。


由于传统公关的舆情监测体系失灵,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贻误战机。因此,大叔觉得就是快速回应,有则迅速处理,无则马上辟谣,但其实又考验的是内部的核实效率。就是不要拖!


2、制度。


什么话题才需要快速回应呢?大叔认为,涉及到领导人私生活、企业价值观、政治话题、社会公德等话题,易引发公众负面情绪的,都应该越早回应越好。


3、出手。


大叔觉得,五菱的回应力度不够,缺少行动力,比如应该以“悬赏”的方式,来征集造谣抹黑者的信息,再结合法律或者公安等手段去追责。


其实,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视频里的两个女生,如果能通过人脸识别应该能找到本人,到底是谁拍的,可能就有线索了。


最后,希望五菱这波舆情,能够早日水落石出。大叔也强烈呼吁汽车圈的公关,不要这么low。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