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成为今年首座顶流网红城市,文旅营销杀疯了

转载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1-05

自冰雪季到来以后,哈尔滨旅游持续升温。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哈尔滨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8%,异地游客占比75%。哈尔滨,已然成为2024首个顶流网红城市。
为了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哈尔滨献出了满满的诚意,文旅营销细致入微,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银装素裹里的温暖。


“南方小土豆热梗出圈的巧妙借势


不知怎的,一觉醒来,莫名变成了“南方小土豆”。
这个代指南方游客的小绰号,在互联网中迅速传播和扩散,最初的来源已经难以考证。

个子小、头戴可爱帽子、身穿不耐脏的浅色羽绒服、看见雪就兴奋得不成样,如果你满足以上这几个条件,那么你将会被东北的系统识别为“南方小土豆”。

图为:AI绘制的“南方小土豆”
看看这一颗颗毛茸茸的脑袋,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由于“南方小土豆”这个称呼太过形象,因此得到了各种政务新媒体的认同和传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推进议程设置,拉近官方民间距离的方式。

报道来源于现实,很多哈尔滨人和南方游客也喜欢用这个称呼。走在哈尔滨街头,你也许会看见开着劳斯莱斯、拿着大喇叭播放“拉南方小土豆,免费拉南方小土豆”的东北银。

还有南方游客离开哈尔滨前在车窗积雪上的留言。


围绕着“南方小土豆”的衍生梗,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广西南宁到哈尔滨游学的小朋友,穿着橙色衣服在雪地里打滚的样子,像极了一个个滚动的“小砂糖橘”。

广西小朋友&砂糖橘
(橘子图源:pixabay网站)
行头不统一,看花眼都数不过来的云南“野生菌殿下”。

云南小朋友&野生菌(菌子图源:抖音用户ID1617751410)
其实说起来,“南方小土豆”这个梗火起来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包括我个人在内,最初看到这个称呼还挺可爱的,只是网络上有一些二创文学稍微有些浮夸了,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拉得太近,不太符合我们高语境文化下的表达习惯。


不过呢,虽然“南方小土豆”涉及到一些刻板印象,但其诞生的根源还是南方游客表现出的趋同的群体特征,而且这个称谓被赋予了南北友好交往的情感内涵,本质上是一种友好交流的语言。

而在这个话题火出圈以后,哈尔滨也很好地接过了流量棒。从媒体宣传报道对话题的借势,以及官方联动民间的宣传,反应都非常迅速,也为自身博得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好感。

“退票风波下的满分危机公关

相信这个元旦,有不少去哈尔滨跨年的游客都是冲着“冰雪大世界”去的,这个在疫情期间,人流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运营的哈尔滨著名城市景点,同时也是亮眼的文化名片,今年在宣传方面格外卖力。
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源源不断地推送冰雪大世界相关的广告和新闻资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童话王国”……这样的宣传,对于没看过雪的南方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诱惑。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冰雪大世界运营一切正常,前段时间,它也经受过比较大的舆论压力。


起因是12月18日中午,冰雪大世界开园不到3小时,预约人数已达到40000人。当天下午,由于人流量太大,游客在冰天雪地里排队时间过长,无法玩到想玩的热门项目,现场有游客大喊“退票”。


虽然有不少网友站出来解释,认为冰雪大世界的重头戏是冰雕,滑滑梯、摩天轮是免费项目,本身人就会比较多,游客不应该太过苛刻。
但是,“退票事件”客观上已经对冰雪大世界的营运造成了影响,而且许多人关注免费项目其实也与前期冰雪大世界官方宣传的侧重点有关,处理不好就容易酿成更大的危机。
哈尔滨此时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危机公关答卷。文旅局领导第一时间就到现场进行了督导,而冰雪大世界不仅很快将票钱退还给了申请退票的游客,并在次日发表道歉信,表示会通过采取“现场排队和延时服务方式,设置排队信息提示,对游玩项目分时、分段提醒”来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这下子,高喊着退票的游客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而且,随着一些在冰雪大世界玩了一天,但是仍然恬不知耻地跑去退票的游客被曝光,围观了整件事情的网友,也为哈尔滨鸣不平。

自古以来,只有景区宰客,没有游客反宰景区的案例,哈尔滨这个受气包的人设着实让人心疼。

暂且不论这种处理方式是否会助长“恶意退票”之风,但哈尔滨哪怕自己利益受损,也要保障游客的权益,用真诚换来了全网的好感,真的忍不住点个大大的赞。


花式营销走心了


哈尔滨这座城市蛰伏得太久了,这一次登场,惊艳了全国人民。

除了保障硬软件服务,各方力量也十分团结,让人感受到了哈尔滨待客的热情。

《哈尔滨市政府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部分文字截图
这是黑龙江机场集团联合驻场单位举办的喜迎元旦快闪活动。

这是为了满足游客拍月亮雪景愿望,圣索菲亚大教堂用无人机升起的人造月亮。


这是索菲亚大教堂的“飞马踏冰”。马:家人们谁懂啊,这年头,我也要cosplay了。


这是在《乡村爱情》里饰演保安队长的演员宋晓峰,到冰雪大世界当起了保安。


这是鄂伦春族牵着驯鹿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据说他们相当于“黑龙江里的黑龙江”,爷爷辈可能都没见过的民族。


这是黑龙江交通广播组织的公益顺风车。


哈尔滨接待游客的花样太多,网络上的段子文案也没停着,给话题传播立了大功。
网友调侃道,“再过几天东北虎也出来接待客人了。”


哈尔滨城市属性之“讨好型市格”。

原来你是这样的“尔滨”。


甜宠系双标文学之本地人vs外地人。


真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记得大运会期间的成都,还有亚运会期间的杭州也是这样的热情似火。


一系列行动,制造了丰富的游玩仪式感,不仅游客能从中获取到情绪价值,没有去过哈尔滨的人也被深深吸引。
哈尔滨精心布置一切,恭迎八方来客,正是中国人热情好客传统的最佳体现。在给足了待客诚意的同时,也让网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可爱之处。


品牌也在蹭哈尔滨旅游热度


这样得天独厚的出圈机会,各大品牌自然也不会错过。
热衷于游街的雪王早在一个月前就进入了冰雪大世界看冰雕,刷了一把存在感。


兰蔻在冰雪大世界打造了一座绝美冰雕,借艺术装置传达品牌理念,光看图片就很漂亮,有网友形容“晚上光打出来玫瑰是绸缎感的粉白色”。


肯德基做起了旅游纪念品的生意,推出了哈尔滨城市限定周边。


可以说,这一次爆火“出圈”,哈尔滨通过打造独特的冰雪景观和花式揽客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而那些擅于借势的品牌将营销与城市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既凸显了自身的创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独特的体验。
期待更多“宝藏”城市被看见。

作者 | 文杰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