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进行时19: 数字伦敦2012 —— 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范本

举报 2012-02-16


在伦敦市里,所有地铁站里都通过免费Wi-fi ,乘客可以用手机收到各种基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信息; 不论是博物馆,艺术中心,歌剧院,或是酒吧,大多都会有相应的App,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网上体验到场馆的各种服务; 公共图书馆不论是实体或线上,都有大量丰富的图书资源,即便不花任何钱都免费地看上一天;城市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市政府区级机构,公共事业组织都会有官方网站,提供政务信息和线上服务窗口,加上官方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Digg….这些已经算是最基本的配置了;所有文化、艺术、科学等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找到入口,获得丰富详尽的数据信息或体验⋯⋯


——这样的场景,在今时今日的伦敦市,几乎是最平常不过的。

编辑、作者: Vivian Peng
Cover Image: Wang Qi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自DamnDigital)

判断一个城市的数字化程度,不应以任何领域内某项技术创新和成就为指标。数字城市注重的是信息技术必须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起到奠基的作用,并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切实影响。如果真的要找一个最接近的范本,或许英国伦敦是颇为合适的。 历史悠久的英伦之都,在经历了自从而下彻底的从保守顽固的形象中获得蜕变,并且在城市大煲冬瓜中得到洗刷,坎坷历程却孕育了伦敦数字科技与环境智能的优良土壤。


不知道各位是否看过这一视频,在伦敦市区SOHO有一家全数字化的餐厅,餐厅内全部采用触摸屏进行点餐,桌子与触摸屏是一体的,更重要的是,这家餐厅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运作了。


2012年,注定是伦敦不平凡的一年。伦敦将作为新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焕然一新的英国。数字科技悄然复兴了整个城市,现代化的信息与科技触角蔓延至城市的每个角落:交通,公共场馆、公共服务、政府事务、文化、教育、科研⋯⋯ 今天,一个数字化新伦敦正安静地等待着国际奥林匹克体育盛会的莅临。


更重要的是,2012年也是英国向全球兑现承诺的一年。


2009年,英国政府推出了一份纲领性文件《数字英国》,主题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更好的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为了扳回面子,在计划中设定了五大目标:


  • 升级包括有线网、无线网、宽带网在内的数字网络,使英国拥有能保持其在全球数字通信领域竞争力的基础设施;
  • 打造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为英国的数字内容、应用和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使英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
  • 鼓励从英国民众角度提供数字内容。针对英国全体公民的兴趣、体验和需求确定内容的质量和规模,特别是提供公正的新闻、评论和分析;
  • 确保所有人公平接入。通过打造泛在网(无所不在的网络)和培养公民的数字素养,使绝大多数英国公民参与到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当中;
  • 完善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开发基础设施、技能,使政府能够广泛地提供在线公共服务和商务界面。

《数字英国》计划还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规划。包括:到2012年,英国实现至少2Mbps的宽带普遍服务,同时国家资助铺设下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在移动通信方面,实现移动频谱自由化,提高3G覆盖率,加快下一代移动服务的发展;在广播方面,2015年全面升级到数字广播,届时英国所有的国家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将停止传统的模拟信号广播,全面转向数字化的广播;在互联网管制方面,大力发展合法的下载市场,使消费者和制造业均受益,并推动立法,授予英国通信和媒体监管机构(Ofcom)监管非法下载的权力,打击在互联网上非法传播音乐和视频,单方面切断屡犯不改者的互联网服务;
同时,在《数字英国》计划中特别阐述了通过有效应用云计算,实现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


作为一个重要的行动交付节点,2012年恰逢伦敦奥运会的召开。伦敦奥组委主席、前世界中长跑冠军Sebastian Coe爵士曾表示:“事实上,当英国接过奥运的接力棒时,就已准备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呈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奥运盛会。”他还称:

伦敦办奥运的主要策略之一是驾驭和运用互联网不可阻挡的力量。“2012年奥运的大部分通讯策略都将建基于网络通讯,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网络让我们可以真正地走近年轻人,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以及运用他们熟悉的技术。”


科爵士透露,他们将从网上招纳志愿者,同时也会启动相关的网络教育及文化项目以及其他与奥运有关的活动项目。

“我得承认,就我这一年龄层的人而言,是传统媒体,即电视和报纸塑造了一个个行为榜样。但是新数字媒体让我们可以同时呈现过去以及现在的奥运英雄,有助重燃人们对奥林匹克伟大故事和个人伟大征程的兴趣。数字媒体使那些英雄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年轻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训练日程。透过这个平台组织的活动将是多姿多彩的。”


岁月的时钟终于来到了2012年,距离伦敦奥运开幕还有五个月时间。此时此刻,伦敦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设计伦敦—— Metro UI: 伦敦地铁的未来前瞻性


今天的圆标标志。Image: The Guardian

也许,我们大部分人对于伦敦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地铁,伦敦地铁复杂却精良的设计方案是各个国家交通事业发展重要的学习参考。


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也称 the Tube)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地下铁路,始建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于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一百多年来,它不断发展、历久弥新,再加上其一整套世人熟知的视觉形象,成为伦敦乃至英国的符号。时至今日,伦敦地铁早已成为视觉设计的典范,给世界上其他城市铁路系统留下了无数可借鉴的设计资本。2013年,伦敦地铁将迎来它的150岁生日。


而伦敦的地铁所拥有的天赋绝不仅仅如此而已。伦敦地铁一路历史历久弥新造就今天不断拥有消防和膜拜地位的,还来自于其经典的设计。大家都知道Windows Phone有一个拿手绝招: Metro UI. 不得不说,其视觉设计灵感源于伦敦地铁的视觉标示。今天,这套经典的地铁标识几乎可以称为是伦敦乃至英国最有代表性的标志了。


伦敦地铁著名的红色圆环加蓝色横条的标识,学名叫做「圆标」(Roundel),早期也称为「靶心」(Bulls-eye / Target)。Roundel 最初是古代欧洲纹章的一部分,后来逐渐用于军用飞机机身上的国籍标志。进入现代,圆标成为许多公司企业的 logo,尤其常见于汽车品牌。

早期的圆标标志与今天对比。 Image: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伦敦地铁是第一个采用圆标作为标识的地铁系统,是世界地铁圆形 logo 的始作俑者。该标识首次出现在伦敦交通环境中是十九世纪,伦敦公共汽车总公司(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采用车轮加横条的标识,横条中是「GENERAL」的字样。


1908年,伦敦地铁看中这一设计,将其用在地铁车站和站台上,原因是:横条中用大号大写字母标出站名,使乘客显而易见。很快,伦敦地铁开始把横条中写上「UNDERGROUND」(首尾的 U、D 采用更大的字号),作为其早期的企业形象标识(CI)。当时,圆标一直采用红色的实心圆形加横条,而非现在的红色圆环。


设计师的草图。Image: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1913年,伦敦地铁聘请字体设计师 Edward Johnston(爱德华·约翰斯顿,我们下文会继续讲他的故事)设计地铁的企业形象。1917年设计完成,Edward Johnston 改变了圆标的尺寸比例,把实心圆形更改为圆环,横条文字采用他设计的新字体。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地铁标识的原型。新标识随即被伦敦地铁注册为商标。


1919年,新标识正式用于伦敦地铁的各类宣传。从二十年代早期开始,地铁车站和站台上的站名逐渐更换为新式设计。如今,每座地铁站外部和站台上随处可见伦敦地铁圆标,横条中的文字即为该站名称大写,如「OXFORD CIRCUS」,乘客在列车车厢内就可以清晰看到。


圆标被应用于泛伦敦交通标志。Image: Transport for London

进入二十一世纪,伦敦地铁和公交很多年前采用的这套圆标,在 Transport for London(伦敦交通局)接管整个伦敦交通系统后,将其变换各种配色后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如出租车、游船、DLR 轻轨等等。随着人们的熟知,这套「伦敦圆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伦敦,乃至英国的象征。英国的纪念品,不论钥匙链、衣服还是马克杯,地铁圆标搭配不同的文字,出现在每一种上。


直到今天,这样的设计风格几乎成为全球都公认的好设计! 再次证明,好设计是相通的,无论是地铁,交通,还是手机。


Image: DaveBleasdale@Flickr

云端的城市——无处不在的Wi-fi


英国是世界上非高峰期使用因特网费用最低的国家,高峰期的上网费用也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低。英国有170万企业与因特网相连,90%的雇员在办公时可以使用网络。政府的目标是到2005年让1500万家中小规模的企业在网上交易。


就在前不久,2012年2月8日消息,今年将在伦敦地铁站提供无线网络,伦敦交通局的CIO史蒂夫·汤森(SteveTownsend)说,在地铁站铺设wifi能使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地铁干线的正常运行,网络一直是交通想目的重要驱动因素 之一。“我们需要员工们得到更多的流动信息。交通控制从来不是站到控制台就能搞定的。“


他还说,人们带着移动设备上班是因为他们需要,我们不想限制了他们的需要。”不过,汤森也确保这些信息将会妥善管理,遵循安全最佳实践,而不仅仅是完全自由状 态。“我们为伦敦提供至关重要的安全服务。我们接纳任何自由设备,只要是符合标准,且由网络监察部门监制的设备。”


Image: t3.com

届时,伦敦的乘客和奥运会的游客都也都可以使用Wi-Fi技术,乘客也能得到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

目前,交通局在与几个提供地上及地下站台Wi-Fi网络服务的提供商进行商业谈判。



智能的枢纽——城市智能交通体系


Image: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伦敦是全球最早采取智能交通体系的城市。每辆火车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交通控制中心掌握每辆车的位置。站台上的乘客随时可以在显示牌上了解下一趟车的抵达时间和终点站;站台上的传感器将等候的乘客数提供给控制中心,调度人员便可以灵活机动地控制车次和出车的时间间隔。


除了硬件设施,伦敦地铁的管理工作可谓科学完善。伦敦地铁网络从市中心向外分为1至6区,乘客可以购买单区车票,也可以购买多区车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前往或者经过市中心的车票以及上下班高峰期的车票明显昂贵。


TUBE: 伦敦市区实时动态地图在线查询系统


URL:http://traintimes.org.uk/map/tube/


该网站能免费查到伦敦市区所有的地铁线,地铁站,并且实现实时更新和交互的功能 ,该地图是运用了英国政府网站上提供给各种开发员人员的开放API,据说,英国政府的Data Store为开发者开放了大量API,对于开发者来说非常不错。


这一地图网站由 Matthew Somerville 根据伦敦市政府线上开发数据中心的API Transport for London AP 。然后将数据与Google Map一起搭建而成的。黄色的点代表的是地铁站,处于不断移动中的红色的点代表正穿梭于伦敦市中心的地铁。通过此地图,你可以看到,哪一两地铁即将来到你的附近。

Mattthew在GitHUB上分享了开发该网站的原始代码。


人治&法治——值得借鉴的伦敦交通与治安管理

此外,在治安管理上,伦敦也非常值得借鉴,比如曾经地铁站内有不少流浪的艺人,原本是要驱逐的,只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伦敦客都愿意在地铁站中听到音乐,因此因此,地铁公司从当年起向个体艺人颁发许可证,准许他们在主要的换乘站行艺。


在伦敦,交警们开罚单的方式也非常高科技。



相对于美国纽约交管给人留下执法严格的印象,生活在英国伦敦的克里斯告诉记者,她认为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形容为速度与技术的美好结合。

其实很早开始,伦敦交警的装备就融入了高科技,他们开罚单的速度惊人,拿着一个掌上电脑在车前的条形码上扫描一下,车速各种信息都有了,然后罚单就从警察手里小型的打印里清楚打印出来,上面写明了你违反的条款以及罚款的数目。


技术再高超,宗旨也许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克里斯觉得系统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便利人。她说伦敦在这方面做得不坏。

在伦敦停车的高峰时间,人们通常会通过网络及时查询地下停车位的空闲情况,下订单预订停车位,这项信息服务有时候会让你节省不少的时间。据我所知,在欧洲一些城市,红绿灯的间隔时间也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时段人流量的统计和实时观测来进行调节和设置,这样显得更加人性化,缩短了不必要等红灯的时间,让行人在绿灯时过马路更加从容。

说了这么多,其实系统再智能还需要咱们积极配合,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出行平安


节能之都 —— 全球首次电动车无线充电服务在伦敦进行

伦敦高通公司的首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Wireless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试用在伦敦进行,这在英国乃至整个业界都是极为领先的举措。


本次试用使用高通公司的无线感应式电力传输技术,该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内实现高效的电能传输。这种充电方式简便易用:驾驶员只需按照平常的方式停车,系统就将自动校准电力传输,使停车和充电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此次试用得到了英国首相的大力支持,将主要在东伦敦科技城进行,旨在利用科技城的企业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以此展开服务和应用创新,借此增强智能电动汽车的体验。




数字科技:政府支持和资源共享

英国有世界级水準的学术和研究资源。在所有来英国设立公司的企业当中,有三分之二左右都会在英国从事研发活动。


从事研发活动的公司可以享受到英国世界级水準的学术和研究资源。英国的学术机构在世界名列前茅,全球最好的科技型大学中有两所在英国,欧洲前五所最好的大学中英国就占了四所。


不但如此,伦敦政府,使馆都大力支持数字化科技信息与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Image: London Science Museum

Cubed酷比科技就是其中一个项目。Cubed是英国大使馆一个科学研究与分享的项目,包括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学术成果分享,最新科研技术传播,包括有一份电子期刊,以及各种线上线下科技创新活动,音乐节,数码艺术节,科学讲座⋯⋯


cubed: 虚拟伦敦 Virtual London

虚拟伦敦,这是酷比科技2012年提出的最新科研技术项目,具体内容包含:


3D数字模型

伦敦将举办2012年奥运会,各项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在未来的十年里伦敦的人口将增加至少一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为“虚拟伦敦”的项目应运而生。它利用数字技术模拟伦敦,从专业设计人员到普通百姓都可以参与到未来伦敦的未来设计规划之中。当然,去游览一下这个数字虚拟城市也会相当的有意思。


“虚拟伦敦”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计算机图形建模项目。它把大伦敦地区的每一座建筑都用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刻画了出来。该模型是由伦敦大学学院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创造的。中心主任麦克尔•巴蒂博士教授解释了模型的重要意义:“它可以监视诸如空气污染和洪水之类的问题,预测高层建筑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为市政规划提供参考。所有和城市相关的计划都可以在模型上表现出来,并以此来推测其在现实中的情况。”


高级绘图

巴蒂教授介绍了他们是怎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来制作“虚拟伦敦”的:“我们的资料有两个来源。英国地形测量局的MasterMap数据集为我们提供了伦敦各建筑的具体信息。为了把这些建筑制作成3D效果的动画,我们还需要关于这些建筑的高度数据。我们让一架装有激光束的飞艇飞过需要测量的地区,激光束遇到建筑的顶部就会纪录下该建筑的高度。我们把高度数据和地形测量局的地图相结合,再配上这些建筑照片,‘虚拟伦敦’就完成了。”


“为了让使用者更好的了解这个地区的全貌,我们还配上了各个地区的全景图。在浏览模型时,点击屏幕上的地球仪你就看到全景图了。”


设计邻里

利用Google Earth软件,CASA中心设计的软件可以让人们随心所欲的修改、设计自己的家园和周边的邻里。他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怎样使该软件为不同的人群接。


此外,“虚拟伦敦”还有商业用途。巴蒂博士预测说:“‘虚拟伦敦’将帮助一个地区吸引更多商家。它可以让商家在投资之前就可以对该地区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到2012年,游客到伦敦看奥运之前就可以先对伦敦作一番“数字游览”。

虚拟伦敦体验站点:http://www.learnenglish.org.uk/cet_cubed/flashactivities/learnenglish-science-cubed-virtual-london.html



数字政府: 城市开放型数据中心


城市网络数据中心的建立,对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高速网数据中心可以使城市的政府,企业,及公司客户以较低的技术成本传输,使用,和复制数据,并且能安全可靠地通过大区域,多运营商经营的对等网络来传输保密数据。伦敦市征服早在2000年就开始提出要打造”电子政府“概念,逐渐消除数字鸿沟。而在今天,随着云计算时代以及智能城市远景规划的逐步成熟,英国征服已经开始逐步转向智能数据库的共享与开放应用。


英国大伦敦市政府(GLA)指挥一些跨行政区的职能部门  – 如交通,安全,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执行一个城市数据中心共享方案。它指定伦敦市的各级机构,公务员和其他数据捐助者把数据积累到一个公共数据库。许多数据起初并不是处于一种友好服务用户的格式,但网络科技玩家们迅速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民众可以理解的图形,图表,地图和文件,经过切割和分流将其投放到个人电脑和其他电子装置上。有一个称为“开放知识基金”的组织,创建了一个名为 “WhereDoesMyMoneyGo.org”(我的金钱去向何方)的网站,另一个组织,“科技推杆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大伦敦地区建成 OpenlyLocal.com(开放当地数据)的网站。他们都是从这个数据存储中心调用数据。


伦敦市数据公开模式产生了有形的结果:根据“开放当地数据”创始人克里斯.塔加特所言,市政管理机构透露有关市政合同的数据后,一些政府供应商不得不降低其产品供给的价格。 “伦敦市走在城市数据公开的前列,并下决心要长期坚持下去,与市民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大伦敦市政府的数据顾问塔加特说。数据开放政策从本月起要执行得更为严格,英国政府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地方议会 — 包括那些掌管伦敦市运行的各行政区 – 在网上开放政府数据。


伦敦市数据存储中心的很多资料包括交通拥堵数据的实时更新,地铁业务指南,和伦敦新开张的自行车出租计划的取车地点分布 等等,这是一个由城市支持的便民方案,乘客可以在一个取车点提取自行车,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退还。大伦敦市府电子项目主任,伊玛.科尔曼,是推动开放式数据方案的幕后推手,很多人把该自行车出租项目的成功归功于他。伊玛.科尔曼希望看到数据开放方案能扩大到释放更多的信息, 包括有关犯罪,地上火车,和许多其他的城市项目。


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正在利用公开数据编制有用的手机应用程式,他们的行动有效地帮助伦敦融入了一个自由的经济体系。马修.萨默维尔是一个30岁的Web应用程式开发商,他曾在去年六月中一个周末创造了网上伦敦地铁路线图,几天内他就得到了25万次网页直击访问,他取笑说商业化“听起来真是好辛苦的工作。”同样,本.巴克是一位28岁的电子工程师和自行车爱好者,他开发了伦敦自行车租用地图,当初他 “只是为了有点好玩。” 数据开放是一个能够让所有伦敦人少花钱多办事的行动 — 把数据移交给那些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这比城市可能直接提供那些服务更为便宜。


现在,伦敦政府推出电子商务化的数据商店(Data Store),向开发者提供多种API,激励创新项目。


以下使我们分享的几个英国伦敦政府机构以及公共事业组织的线上平台:

伦敦政府

URL:http://london.gov.uk/



伦敦市政府公开选举官方网站(典型的Metro UI设计风格哦!)

URL:http://londonelects.org.uk/


伦敦奥运:聚焦一座城市的活力、文明与未来

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还只剩下161天时间。相信伦敦市所有人都在倒数,迫不及待它的到来。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未来之战。


尽管奥运还未真正拉开帷幕,然而,以下这些特色,已经注定这将会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赛事。


伦敦奥运会将首次采用3D技术现场报道

本次奥运会赛事现场,将会在40多个场馆中进行,包括在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内的全部活动赛事都将使用3D技术现场报道。而3D技术也会首次覆盖至少12项体育赛事。索尼集团将为现场提供便携式摄像机、电视监视器等3D设备,还有一支技术团队。


作为全球奥运会的赞助商,这是索尼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次合作。罗梅罗先生将采用3D技术称作是“历史性”的举措,他说:“我们相信,这将成为运动赛事播放史上最重大的一步。” 松下企业传媒执行官一之濑巧说:“毫无疑问,奥运会将会给3D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需求,3D技术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在家观看赛事的方式。” 罗梅罗先生说:“我们不希望比赛中参杂舞弊现象,我们希望展示赛事本来的样子,但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利用3D技术展示比赛。”


据悉,一位松下集团的高级负责人指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期间,全球观众将有机会看到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内的所有大型赛事与活动的立体影像。松下集团将采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对超过200小时的奥运会录像进行处理,以让其达到最佳的3D效果。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诺洛? 罗梅罗称部分设备已经就位。


松下3D:2012伦敦奥运官方预告片《It is the TIME》


三星 & VISA将在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推出NFC

记得曾经互动中国刊文《未来生活进行时:伦敦客手机支付出租车费用,应用于当今的未来付费系统和预订服务》,Vodafone推出短信支付与预订功能,伦敦客可以使用TAXI 短信支付和预订吗,虽然那的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技术上,完全是比较保守的应用,今年,伦敦客也许可以彻底搭上时代的列车,率先走进了NFC(近场通信)支付时代。


作为此次伦敦奥与会的赞助伙伴,三星携手VISA为伦敦奥运会所有运动选手提供新款的带有NFC非接触式支付服务NFC的智能手机, 据三星称,这款专用手机将采用最近备受业界关注的近场通讯(NFC)技术,方便人们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购物。 据悉,为了迎接2012年伦敦奥运会,伦敦市已经安装了6万多个NFC支付终端。



智能科技 备战奥运


伦敦金融城已遍布全市 25 个带有液晶显示屏的的数字化回收箱。所有垃圾回收箱都与WIFI相连,不仅可以指示居民分类处理垃圾,显示股市行情动态,还能防止恐怖分子的袭击!


今时今日,所有的伦敦居民都可以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查看各种新闻,信息,还能用手机查看交通,地铁或者飞机航班的延误情况或查看地铁延误,而这些最新的数字化垃圾箱,两侧具有双屏幕液晶显示器,可以帮助居民通过指示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分类中。不但可以显示天气,气温,时间等,还能显示股市行情,此外,它还能有效防止恐怖袭击。这些高科技垃圾箱有望遍布伦敦,使人们感觉到他们的存在。第一批安装的数量在25个左右,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开幕前将部署另外75个。每一个垃圾桶花费纳税人大约1块8美金。


这是2012伦敦奥运会官方宣传短片


结语:

今天,在伦敦市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逻辑,无疑会是全球各大城市在规划与发展市政建设中值得参考的经验。如果,普适计算、智慧地球等之类的发展调调果真是我们的未来,那么,相信此时此刻在伦敦所发生着的一切,不用很久就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London 2012官方网站:http://www.london2012.com/

艺述英国: http://www.uknow.org.cn/cn/home.html



参考资料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