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ugc的狂欢,小红书上为什么那么多momo?

举报 2023-02-19

原标题:小红书上为什么那么多momo?

你一定遇见过这样一位网络邻居:粉色小恐龙头像,昵称是「momo」。

just be like——


豆瓣版


小红书版


知乎版

你也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异样:TA在你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未免太高了点。

巧合吗?还是有意为之……?如果怀揣着细思恐极的心情上网发问,那你或许就会像下面这位豆瓣网友一样,荣登社死组精华帖。


momo是谁?

momo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当用户使用微信授权登入小红书、豆瓣、知乎等平台的时候,如果选择了跳过起名和头像的步骤,微信就会为你提供一个系统默认的ID和头像,这也就是momo们的由来了。

作为微信的原创IP,与之并列的还有下面这几位,也都属于会被随机到的系统身份之一:

恐怕连微信自己也绝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常规的人性化功能,竟会引来一场ugc的狂欢。

在豆瓣,momo小组已拥有超过3700名组员;

而2月13日,momo登上了小红书首页。那么,这个神秘组织到底为什么会火起来?


图源·小红书@变成momo的nono


为什么momo会火?

真正把momo带火的,不是那些图方便而使用系统头像名称的真momo,而是互联网乐子人·AKA伪momo。


1、懵懂网友是最大的乐趣

就像开头提到的,许多不明就里的网友把momo当成了某人,从而或闹出了社死的尴尬、或发出了天真的疑问,也为momo这一身份赋予了很大的娱乐性。


开头提到的帖子评论区已成为momo团建现场

momo们隐匿于相同的ID和头像之中,乐此不疲地在公共平台玩着内部梗,吸引带动了很多原来不是momo的网友改名换头像,加入到momo大军之中。



他们不吝惜自己的存在感,在每一条相关内容的评论区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就像社交平台里的宝可梦,诱人捕捉。作为一股优质的ugc力量,也吸引了许多品牌号来蹭热点。


2、momo的个体隐匿性

作为一个被随机到的电子面貌,顶着momo这个名字和头像的人当然形形色色。

所谓「一mo做事全mo背」,指的就是有一个momo做了坏事,就会有另一个或几个momo被不明真相的网友当成那个坏momo批判。

故此,momo们也会戏称自己为「法外狂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但你认不出我。

但与此相对的,对于只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网友来说,成为一名momo,可以很好地避免两种情况:现实认识的人用关键词搜索到;与其他网友产生没必要的后续联系。

毕竟放眼用户列表,茫茫momo,连momo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就更不用担心被他人记住了。


3、momo的团魂

虽说一群momo就像一支军队那样让人分辨不清,但并不是每一个momo都是原教旨派。衍生的一些玩法,也是momo的看点,如:

一位喜欢写规则类怪谈的momo,构建了一系列momo市市规;

各种版本的二创头像,增添momo头像的个性化。丰富的momo形象让他们更像一个社群了;

由身份认同进化出的身份识别,还衍生出了一些momo的旁支,如nono、oɱoɱ……

要不怎么说集体的智慧是最大的呢?微信momo只是一个骨架,给到这里,大众自会为它造出血肉,让它变成一个鲜活的共创IP。


还有哪些类似于momo的起名风潮?

像momo这样一群人顶着同一个昵称上网的,可能还要追溯到豆瓣的「江湖骗子」、「已注销」。

前者是豆瓣为了防止普通用户冒充小组管理员,ID为「管理员」的用户都会被强制更名为「江湖骗子」,后者则是用户注销后在平台上的显示。

或许是出于好玩、另类、和官方作对的目的,有不少用户都刻意改成了这两种ID,这种现象也成为了前几年豆瓣用户名的一股泥石流。


一位前·江湖骗子-现·momo的发帖

21年底,随着豆瓣平台的禁止,这两个ID也成了时代的眼泪。

而后来的网友则思路打开,开始玩起了跨行业、跨平台的起名格式。


1、AAA

前缀「AAA」模仿的是销售界小巧思:基于微信好友列表按首字母排序的规则,特意在自己的微信昵称前加上字母A,以保证自己位于客户好友列表的顶部,提升曝光率。

A系网友也分两派,一派直接复刻,给自己起名「AAA建材王叔」、「AAA烧烤小吴」等以假乱真的工作昵称;一派则是在形式上特别专业、内容上胡言乱语,比如「AAA专业莲藕打孔」,以达到一种土嗨、搞笑的感觉。


2、tb***69????????

作为淘宝的默认ID,它是平平无奇的品牌首字母缩写+一串乱码数字,而到了网友的手里,他们变本加厉,不仅搭配淘宝默认头像,还连账户等级都加上了。

从此人们不仅能在淘宝里看到淘宝系统用户,在淘宝以外的一切平台上也能看到他们,不知情的会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实在是网友们太会玩儿~

而相较于「AAA鸡蛋批发王姐」的土到极致就是潮,这一类起名思路和momo更殊途同归,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能大隐隐于市。


结语

科普时间结束,小编想感慨的是,现代互联网,无论出于平台「用户名已存在」的限制还是个人对独特性的追求,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使用新潮的头像和迥异的ID,这个时候,那个最原始的反而成了最特别的。

不知道看完这篇推送以后,会有多少新的momo诞生?不过,虽然大伙儿玩得挺开心,但「江湖骗子」和「已注销」也可以说是前车之鉴。当相同的头像与昵称混淆视听,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坏momo趁机破坏社区秩序,也就到了平台出手之时了。

在此之前,就祝momo们在momo市玩得开心吧!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