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讲透吗?| 品牌动力6

举报 2022-12-05

品牌动力

(先给大家道个歉,关于“顾客星球”模块还有些没吃透,所以将下一模块“战略支点”的内容提前发上来。)

战略是个热门的话题,大约人们都喜欢在营销名词后都加上“战略”二字,比如:品牌战略、营销战略、产品战略、新媒体战略等,听上去比较高大上。这些说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问题是——它们会把人搞晕。所以,我还是喜欢像我的品牌动力模型这样,将品牌之手、营销杠杆、顾客星球、战略支点看成是不同的四大模块,虽然它们之间互相有一定的关联,但更多的是不同。

品牌动力

我们从认识它们的不同来入门,从认识它们的关联而成长。在我的模型中,战略支点能为整个品牌营销提供势能动力能让每模块都能事半功倍。


一、《战略历程》带来的困惑

大家公认战略史的好书,首推明茨伯格的《战略历程》。也许是受“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都知道,但谁也不读的书”的影响,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虽然确实很好,但其实很难读出个所以然。明茨伯格将战略划分成十大学派,并认为这十大学派都是盲人摸象。这让我陷入这十大学派的琐碎纷争之中,一直整理不出一个战略学发展的主线。

品牌动力

于是放下这本经典,慢慢地读了其他公认的战略好书,果然发现了宝藏。在战略论方面,波特的“竞争三部曲”、钱金和莫博涅的《蓝海战略》确实收获满满。在战略史方面,三谷宏治的《经营战略全史》总结的战略思想发展主线也足够清晰。

三谷宏治去繁就简,把战略发展主要分成四大阶段:一是最初的起源,二是定位学派的时代,三是能力学派的时代,四是定位与能力融合的时代。这让我对战略学的整体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然后,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二、西方视角下的战略学先天不足

商业战略的经典大部头大多是老外写的,翻译之后的意思和我们始终隔了一层。这也是很多人十分用功却收获不多的原因之一。不过,恰好我从小喜欢读中国文化思想一类的杂书,经史子传囫囵吞枣地读了三十年,不敢说精通国学,但这么多年的体用结合,总归有一点积淀。这让我在商业战略的西式表达之上,运用中国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得出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战略体系。今天,我便试一试,贯通中西,彻底理解商业战略的要义。

商业战略主要有三大学派,第一个便是定位学派。


三、波特认为战略起源于五力角逐

定位学派是第一个战略学高峰,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

1980年,迈克尔·波特出版了《竞争战略》,之后又出版《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组成“竞争三部曲”。这三部曲构建了空前完整的竞争战略体系,也让波特成为战略学第一人。

波特认为企业有两种竞争方式,一种是最常见的比拼经营效率,另一种是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前一种是“争做最好”,后一种是“力求不同”。波特推崇后一种方式,他提出的竞争战略,正是建立这个基础之上的一套概念。

波特的这一套概念,主要有“五力模型、三种战略类型、取舍、价值链、配称”五部分。

先说五力模型。

品牌动力

人们对竞争的认识通常局限在同行中,而波特却认为一个行业有五种竞争对手。除了同行之外,还有供应方、购买方、新进入者、替代品这四者,它们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波特将这五种竞争对手组合成“五力模型”,这“五力”的角逐,决定了产业利润如何分配。

这五种竞争对手的经典案例有很多,比如:沃尔玛一开始选择在小城镇悄悄地发展壮大,就是为了避开大城市同行的激烈竞争;福特汽车早期亲自下场在巴西种橡胶,以应对轮胎供应方的强势;墨西哥水泥集团在墨西哥赢得的利润比在美国多的多,仅仅是因为墨西哥市场上是无数个体顾客,而美国市场上则是几个实力雄厚的建筑集团,两者的议价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原来火热的MP3行业,在智能手机兴起后就整体消失了,今年连ipod也停售了,因为智能手机是MP3的完全替代品。

五力决定行业的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战略的选择。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便是从五力角逐中起源的。


四、常常被误解的三大基本战略

为了应对这“五力”的竞争,波特提出三种基本战略类型。对三种战略类型的选择和组合,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步骤。

这三种基本战略类型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细分领域战略。

品牌动力

请特别注意:我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将其称为“三大战略”,因为我觉得——它们并不是真正的三个战略,而仅仅是三种最基本的“战略类型”。一个企业真正的战略,是对三种基本战略类型的选择和组合,然后根据自身优劣势进行经营取舍、设计价值链、配称等一系列专属动作,才能称为一个企业真正的战略。

言归正传,这三个战略类型的名字,看似普普通通,其实背后大有深义。

照例先说——总成本领先战略。

1980年,IBM计划推出个人电脑,因时间紧迫,蓝色巨人打破一切自研的优良传统,直接采购当时一个小公司——微软的DOS系统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而微软在出售合同中暗藏心机,它并没有一性次卖笔巨款,而是以极低的费用批量授权给每一台IBM PC使用。一年后,IBM PC正式推出,取得巨大成功,开启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

品牌动力

由于IBM PC太成功了,招致了反垄断调查。调查的结果是IBM被迫公开全套技术资料。这一下,制造个人电脑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生长,这些公司直接照搬IBM PC的技术标准,自然也亦步亦趋地纷纷安装微软的DOS系统——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DOS系统是那个时代最便宜的操作系统,技术上又得到IBM的背书,所有个人电脑公司通过安装DOS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电脑成本。微软从此成为操作系统的霸主,这种霸权在windows时代达到巅峰。微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最初采用了总成本领先的战略类型。

然后说——差异化战略。

继续上面的故事。其实早在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车库中就敲打出了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I。这台最早的个人电脑,没有显示器、没有存储器,需要借助家里的电视机当显示器,录音机当存储器,才能运行起来。就是这个像“玩具”一样的苹果电脑,让一小部分人以极低的成本,体验到了一丝科技的乐趣。

然而1981年IBM PC轰动上市,Apple-I被打的体无完肤。乔布斯痛定思痛,既然低成本路线走不通,便另辟蹊径,于1984年推出搭载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Mac电脑。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比微软的DOS系统领先一个时代。该产品的广告《1984》只播放了一次,却成为了广告史上的经典。

品牌动力

为什么呢?因为在苹果推出Mac之前,所有的电脑都是针对大型机构而设计的,他们为了节省成本,都安装微软DOS系统,操作十分复杂,只有政府、银行、企业等大型机构才拥有技术人员来操作。而Mac采用了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极大降低了电脑操作难度。相当于计算能力被大型机构垄断,而苹果则把被大型机构垄断多年的计算能力送给普通的个人。

苹果唤醒了普通人也要使用计算机的意念,它为普通人开发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成了当时与IBM PC最大的差异化,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直到6年后,微软才推出勉强可用的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3.0(这期间,微软靠落后的DOS系统苦苦支撑,但在1995年微软推出windows95彻底巩固了霸主地位)。尽管苹果在后来被微软打压得一度濒临破产,但为个人创造者赋能,走差异化的路线,至此成为苹果的品牌基因,为后来ipod一飞冲天筑下基石。

最后说——聚焦细分领域战略。

IT行业后来崛起的互联网,早期基本上都聚焦某一个细分领域。比如谷歌早期聚焦搜索,战胜了当时互联网巨头雅虎;后来facebook聚焦社交,在社交领域又战胜了谷歌。


五、战略定位的东方解读

三大基本战略是波特竞争战略的核心,要彻底搞懂它,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波特认为,一个企业通过基于成本领先、差异化或聚焦,可以获取超过行业标准的高利润。而这三个基本战略的终极目标,都是在行业竞争格局中抢占一个优势位置。

请看清“抢占”、“位置”等字眼,也许正是根据这些字面意思,明茨伯格将竞争战略称为“定位学派”。

好吧!我们可以这样说——波特的定位,就是在产业竞争格局中抢占一个优势位置。

产业竞争格局,我们可以用五力模型来分析;而优势位置,到底什么是优势位置?优势位置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我翻阅了不少经典书籍,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直到有一天发现《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

品牌动力

那句话其实早就看过,但对它的重视,却源自无意中查到《李卫公问对》。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都是初唐两大军事强人,他们曾经讨论过什么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要旨。李世民认为虚实篇是核心,而李靖更进一步,指出核心要旨便是虚实篇中的那毫不起眼一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大意是在战争中,要主动寻找一个有利的关键位置和契机,实现牵制敌人而不被敌人牵制。在这个关键位置或契机上,可以成倍放大自身的优势;同时充分暴露对手的弱点,让对手的优势无法施展。敌人就算比我们强大,只要把握住了这个强弱转化的点,便可一举而下。

所以,李靖说: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再看我对战略定位的理解:定位,其实也是在产业格局中抢占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放大自身的优势,同时充分暴露对手的弱点,让对手的优势无法施展。

这和“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完全一致。

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头看三大基本战略就更加明了!

总成本领先,占据此类位置,你的综合成本可以比竞争对手低,便有更高的利润来强化自身;差异化,占据此类位置,你可以做出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特色,也会有更高利润来提升自己;聚焦细分领域,可以占领一个对手忽视的局部市场。一家公司必须选择一种基本战略或几种基本战略的组合,并坚持下去。


六、波特战略体系的完善

在波特的定位体系中,除了上面所说的五力模型和三大基本战略类型,后面还有取舍、价值链和配称几个部分。

简单来说,波特认为选择一个定位或基本战略类型,并不能保证获得持久优势,还需要对运营活动做出一定的取舍,否则战略定位不可能持久。当公司做出了取舍,事实上也就明确了组织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

经过取舍,可以终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链。价值链指明了企业内部要做哪些具体动作。

在价值链之后,波特又提出一个不明觉厉的术语——“配称”。配称是什么意思呢?波特说,运营活动成功的关键,是相互之间要环环相扣。这种各个活动之间环环相扣的协调性、连贯性,就是配称。有了配称,便可以将模仿者拒之门外,因为对方模仿任何一点都会不得要领,反伤及他自身的协调性。同时,在企业面临多元化的重大决策时,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看多元化的各业务版块之间是否协调、连贯。

品牌动力

至此,波特建立起了一套战略定位体系。不过,大多数战略书籍,都有个缺点,就是反复给一个名词下了若干个不同的定义,波特也不例外。比如,在讲到定位时,波特说定位就是战略;在讲到取舍时,波特说取舍就是战略;在讲到配称时,波特又说配称就是战略。

我只能说,波特的战略体系,大致是以定位为魂,贯穿整体。从审视五力竞争格局出发,选择一种基本战略类型或三种战略类型的组合,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形成价值链,建立独特配称的一套系列动作。


七、波特的定位、特劳特的定位与科特勒的定位

除了波特的战略定位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里斯和特劳特早在1972年就提出的品牌定位,以及科特勒和凯勒总结的定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三者的区别是:波特的定位着眼于战略生态位,特劳特的定位着眼于品牌心智位,科特勒的定位着眼于锁定目标市场。

经常在这几种定位之间来回,渐渐我有一种感觉——似乎波特的三种战略类型已经包括了他们这些定位。比如,品牌定位与差异化战略异曲同工,市场细分定位也与聚焦目标市场战略不谋而合。

品牌动力

其实我认为,在波特之后对战略定位有决定意义的是2005年。这一年,钱金和莫博涅合作写了一本书,提出一种战略创新的新方法,他们给自己的书起了一个好名字——《蓝海战略》,这个概念迅速风靡全球。蓝海战略在价值曲线上的加减乘除,也就是换了个更形象的角度,表达了波特战略定位相同的意思。之前大家都在说开辟新赛道、创建新品类,但又都没说清如何创建新品类。我认为蓝海战略一出来,才算补足了定位执行层面的短板。


八、定位学派、能力学派与商业模式学派

毫无疑问,波特的定位学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战略学的主位。那是不是战略就只有定位这一种方法呢?

当然不是。

用军事行动来打比方:定位好比抢占地利,率先抢占有利地形的一方,便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那没有抢到地利的一方(也就是没有抢到一个好的定位),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盟友,来增大己方的势力,甚至颠覆对手的生态位优势。如何吸引更多的盟友?当然是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创新,增强或重构各方利益。这便是今天很火热的商业模式一派。

那如果既没有抢到地利,又没有实力主导商业模式创新,是不是就不能拥有战略呢?

当然也不是。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提升水平与能力,始终做好自己,这样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不会轻易被对手赶下场。然后不要盲目攻击,持续做好自己,耐心等待对手犯错的机会,一战而定。这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一派,称为能力学派。

以上三派,再一看,不正是中国文化中常常强调的——“地利”、“人和”、“天时”么!

品牌动力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确实有些时候,天时的效果不如地利来得直接,而地利的效果又不如人和来得深刻。但如果当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没有资源和实力来把握住“地利”和“人和”时,做好自己,以待天时,就是唯一的战略选择!(这是上天给每个人最后的退路)

《史记·货殖列传》有言:“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当你能力和资源已经很丰饶的时候,更要善于把握对手没有反应过来的窗口期,以争天时。

王志纲有句话说得好,战略是禀赋在趋势中的展开。

这一句有三个关键:一是禀赋,即自身优势;二是趋势,即行业生态;三是展开,即行动路线。这三个关键就点明了战略的精髓。

我们以此为结尾吧!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