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星智库】2022剧集市场全图鉴,内卷模式已开启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3-11

引言:回首过去一年,疫情反复、监管政策频出、长短视频融合共生,影视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剧集制作方,都变得更加谨慎。本次主要基于五大卫视和四大视频平台今年的剧集市场表现及明年备播资源梳理,从平台布局和题材偏好两大维度对剧集市场进行总结观察和趋势展望。

 平台加码,稳中求新

伴随着各大平台明年资源推介会的陆续结束,各平台针对明年剧集整体策略框架已基本确定,加码剧场厂牌打造、发力精品微短剧、提前投资入局、深耕IP改编剧等成为行业顶层设计的关键布局点。 

台网继续加码剧场厂牌打造,类型化赛道更重“新意”

2021年下半年爱奇艺悬疑类迷雾剧场回归,通过线下联动、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品牌化升级打造,受到行业关注;同时加码小逗剧场、恋恋剧场和X剧场,发力喜剧和甜宠等类型赛道。优酷搭建起悬疑、宠爱、合家欢、都市和港剧场五大垂类赛道“矩阵”。而作为台端代表,湖南卫视季风剧场5月正式上线至今,成绩“可圈可点”,排播的首部剧集《猎狼者》将反猎话题推上了热搜,《我在他乡挺好的》收获8.2分的豆瓣评分。

剧场化经营可以集中排播布阵、集中营销等从而在观众层构建起统一的品牌印象,其聚合效应等优势成为各大平台当下及未来的发力点,但剧场不是简单的同类题材集合地,如何在类型化赛道上做出“新意”,才是各大平台未来真正的“加分项”。


“精品微短剧”成平台发力点,长短协同完善内容生态布局

短视频的兴起不断颠覆着观众的收视习惯,自去年8月广电总局将微短剧纳入备案体系,各方纷纷加快布局。区别于短视频平台的剧情类竖屏微短剧内容,卫视和视频平台在内容选择上偏重于故事承载力较强、节奏更紧凑的横屏微短剧布局试水。腾讯视频联手腾讯微视宣布系统打造“十分钟美学”;B站开启“轻剧场”,打造适合平台社区圈层传播的“地铁通勤剧”;湖南台通过“大芒计划”加码“下饭剧场”;SMG联手微短剧厂牌兔狲文化打造的诗选式古风剧集《山野异事》也在百视TV上线播出。

“长”“短”之前,各平台均在不断完善各自的内容生态圈,而无论是短视频平台布局长视频内容,还是长视频平台加码短视频内容,平台竞争的本质是内容竞争,内容竞争最终聚焦到品质为王,输出真正“精品”内容才是各平台长久之计的“必答题”。


围绕剧集项目提前投资入局,成本控制、制作发行成关键

从秋推会上各平台公布的备播片单来看,主投和参投剧集成为各家在“不确定”中“确定”的底气。爱优腾芒均依托成熟的“工作室模式”,自制剧占比依然惹眼,比如爱奇艺旗下单个工作室的备播剧在几部到十余部不等;芒果超媒公布其背后拥有24个影视制作团队和30家影视剧战略合作工作室等。卫视背靠老牌影视投资/制作公司稳步向前,上影集团参投的《繁花》,尚世影业筹备重大革命历史剧《战上海》均在东方卫视的备播剧片单中,浙江影视集团出品的《输赢》近日顺利开播,幸福蓝海出品《数风流人物》《人民警察》等剧集也出现在江苏卫视的片单中。

各大平台通过提前投资入局的形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规划,在制作发行、营销宣传、版权分发等方面提供助力支持。好的影视剧集项目呈现不仅在于自身品质好,也需要强大的运营操盘能力加持。

IP改编热度持续,平台深度捆绑头部作家营造市场稳定期待

近两年IP改编依然热门,通过盘点明年备播剧可以发现,约半数剧集来自IP改编,其中小说改编为主,知名作家中长篇作品改编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腾讯视频S+剧集《三体》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正午阳光出品的《欢乐颂3》《落花时节》均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

分平台来看,爱优腾对IP的依赖度不减。上半年《司藤》热播后,腾讯买下原著作者尾鱼的5部作品版权;优酷下半年宣布与紫金陈合作,未来五年将会推出3个系列共10部悬疑向剧集;9月湖南台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达成文学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精品打造;伴随着《风起洛阳》的热播,“爱奇艺+马伯庸”的组合被看好,其备播的剧集还有已杀青的《风起陇西》、已开机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等。平台通过与头部作家深度捆绑合作,保证内容输出的稳定性的同时营造观众的稳定期待。

题材扩容,多维迸发

无论是从今年各平台上新剧集,还是明年备播剧来看,记录时代发展印记、反映现实生活百态的当代都市题材占据创作主流。主旋律背景下的重大题材、刑侦涉案、职场情感、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等多元化题材剧集活跃在大小屏幕,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分平台来看,无论是爱优腾芒,还是五大卫视,当代都市题材占比均过半,爱国主义、现实温暖、新主旋律等成为各平台资源推介会上的主题关键词。

主旋律题材书写创作新语态,“重大”主题焕发内容生命力

过去一年以《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功勋》等为代表的多部主旋律剧成为全民热议口碑剧,更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安利,“觉醒年代”与“元宇宙”“YYDS”等同时入选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分析其获得口碑热度“双高”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在制作层面,严格的选题规划优势凸显,广电总局继2018年发布“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今年年初又发布“‘十四五’期间每年抓20部重点作品、进行全流程质量把控”的相关通知,系统布局、流程把控等为相关剧集品质输出“保驾护航”。在内容层面,近些年主旋律剧集在叙事上,人物塑造更真实、更立体、更饱满。


2022备播剧片单中,围绕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香港回归25周年等重大节点的剧集赫然在列,比如正午出品的献礼剧《县委大院》同时出现在东方、江苏卫视和腾讯视频的片单中;柠萌出品、聚焦北京冬奥的体育竞技剧《超越》也已杀青,总之,明年主旋律剧集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根植现实,行业剧紧跟时代热点,主题切入多维创新

2021热播的剧集中,不乏行业剧的身影,孙俪、赵又廷等主演的《理想之城》以建筑行业职场生态为背景,描绘了造价师苏筱人物成长历程;张嘉益、闫妮等主演的《装台》则细腻讲述了舞台搭建者的酸甜苦辣,豆瓣评分达8.1分。区别于以往职场戏“轻职业,重情感”的故事套路,当下更偏重职业使命的传达、关于成长的思考,凸显对现实民生关照、精神层面启迪。

2022各大平台备播剧集中,涉案刑侦、医疗等职业剧依然占据热门,紧随时代热点的航天航空、消防救援、互联网等行业获得更多关注,比如新时代航天事业剧《问天》12月17日登陆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由陈坤、辛芷蕾等主演的职场剧《输赢》聚焦互联网行业的个人成长发展史。另外,一些小众行业也进入观众视野,湖南卫视季风剧场备播剧《张卫国的夏天》聚焦京剧团道具师,爱奇艺《金牌客服董董恩》则更具象关注客服岗位,行业剧涉猎领域愈加泛化,创作主题的选择及切入点呈现多维创新的趋势。


大古装剧创作热度放缓,中小体量成平台布局重点

近些年受政策因素影响,古装上星受限明显,视频平台成为古装上新的主力,各视频平台明年备播数均在10部以上。悬疑探案、古风仙侠、喜剧甜宠等特色赛道受到更多关注,腾讯视频今年的“黑马”作品《御赐小仵作》就以轻喜探案风收获圈层用户的安利。卫视端则优选以史料为背景的历史正剧,今年网端反输江苏卫视的《大宋宫词》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的历史背景铺陈开来,湖南卫视明年备播的《天下长河》则依据康熙帝在位期间布局治理运河的真实故事。整体而言,古装剧整体从原来的大制作、大流量的大古装市场转为聚焦圈层受众的中小体量为主的新局面。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

    作者
    Vision Star 剧星传媒 上海

    Vision Star 剧星传媒 上海

    上海 普陀区

    中山北路3300号环球港办公楼28楼

    行业:营销咨询

    官网:http://www.vision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