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急速入局Clubhouse!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2-27


「见实:私域流量智库、企业增长智库」

现在,行业中被讨论更多的还有一款Capital Coffee的类Clubhouse应用。大家都说是36Kr出品,其实是“Powered by Jingdata.com”,也就是鲸准这个团队所开发。之所以混淆,是两个团队都是刘成城为董事长,且他现在也在全力做“运营小弟”,每天邀约KOL和参与陪聊对话。


见实预约刘成城和鲸准CEO柴源深聊。正好在2月22日,也就是这款产品内测的第二天,刘成城和柴源在Capital Coffee发起一个房间,和大家长聊这款产品的诞生,其中详细说到Capital Coffee的内测思路,和对产品的理解。


在他们的描述中,这款初一开始开发的产品,在21日就开始提前开启内测。刘成城也提到,会推动Capital Coffee在资本圈多跑一些时间。柴源则详细和我们聊起了产品的思考和理解。


见实因此将这场对话的部分内容做了梳理,给大家做一些参考。需要提及的是,这场聊天超过2个小时,见实只整理出几个自己参与和追问的问题,并更多整理了柴源的内容。过程更像是一场互相激发的大讨论,希望能给你更多启发和参考。如下,enjoy:


见实:当大家在讨论Clubhouse时,更多会讨论到“内容平权”。但内容平权对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如微博、微信崛起对传播形态的冲击和改变就很大,媒体垮塌了,导致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到今天再讲内容平权,会不会再度导致自媒体时代的垮塌?随着各种各样新的“去中心化形式”的出现,媒体的权力会不会进一步落到单个人身上,落到每一个KOC、KOL身上?还有就是目前国内Clubhouse创业团队运营重点都在邀请KOL、KOC身上,这部分的投入大概占比有多少?

柴源:我的结论是并不会,Clubhouse只是一个渠道。比如张三和李开复老师在Clubhouse上的粉丝一样多,就能说他和开复老师的影响力一样吗?


专业的事肯定是专业的人在做,虽然说纸媒有消亡,但也有一部分转型成互联网媒体,转型成为科技公司等等。渠道变了,但之前那些人没变,某个垂直行业里的头部一定还是头部,无非是丧失了在某些渠道的影响力


邀请KOL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启动行为,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和资源。当然在通过启动阶段之后,就不太会去主动做这件事了。


我们已经在一些关键节点邀约了行业的关键人物,剩下的靠自然增长就好了,后面去加大产品或者商业化相关的投入。


见实:内容的平权反过来会产生一个问题:用户的消费成本、遴选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且这种音频直播的形式还不能快进或遴选,即我进入这个房间,并不知道他会不会聊出特别厉害的东西。微博和微信则通过转发、关系来解决了遴选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未来会用什么策略来降低用户的消费成本,提高用户在音频上的获得感?


柴源:拿Clubhouse来讲,首页roomlist靠什么吸引用户,一个是room的人数,另一个你follow的人。当人数够多的时候,整个room的高就会很长,你基本上没办法无视它。


对您说的消费成本,我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音频其实是消费成本较低的一个形式,可以在做很多事情时一并打开Clubhouse,同时也有看到很多人将Clubhouse当做白噪音来使用,即用户对于内容并不关心(同一时间内可以被复用)。但如果去刷抖音或者打游戏,会让我们的眼睛更累(且时间不可复用)。


刘成城:我觉得音频的消费成本高其实是件好事,这有点类似我们产品的DAU和总用户数的关系。比如见实也会举办线下的会议,但为什么不用直播的形式?我觉得是背后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远大于这种直播的形式的。


包括前几天我们也讨论过是否可以加上文字整理等形式,但我觉得用户并不会特别在意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只是想一想而已,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及时性和独占性。


见实:下午我还和成城讨论要将访谈的场景放到国内的Clubhouse类产品中,并谈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会不会将录音留存、配合出这种语音转文字的功能,另一个是付费房间功能。当时成城回答我说不会。因此我冒出的问题是:Clubhouse类产品是有所谓的原教旨主义?有一定要坚持的主张?


柴源:我觉得是存在这种Clubhouse的原教旨主义的,但我们更多是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给到用户更好的体验,比如做一些适合中国的场景


见实:Clubhouse现在几乎都是精英人群在玩。一是会不会像豆瓣、知乎这样的精英型产品那样,陷入叫好但不叫座的情境当中,限制在小众人群当中?


跟这个相关的还有个问题是,clubhouse会不会像曾经的ins一样,在中国被微博微信,甚至YY等完全压制出生存空间?


柴源:我先回答下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并不会,因为Clubhouse与微博、微信甚至yy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Clubhouse上还是坚持以让人平权的沟通为核心,这些在微信、yy上很难实现,所以很难对Clubhouse这类产品产生碾压或者吞噬的效果。另外ins有一大部分功能被微博和微信替代了,但对Clubhouse来讲,这个较长时间的语音投入,是目前的App难以比拟的


马力(房间发言嘉宾之一):我最近对于Clubhouse类的产品也比较关注,在这些产品上投入的时间很多,包括昨天也在对话吧上和一些大佬去聊了一下这些产品。其中周亚辉就谈到,他觉得Clubhouse的天花板也就一个亿左右,但我觉得Clubhouse不会比推特差,因为在周围的朋友圈里,这个产品的热度退散速度相对以往的产品慢的多。


产品想要增长一定是在不断破圈,Clubhouse的破圈能力是很强的,它的形态能够支撑它去不断的破圈,不管是脱口秀、相声,还是访谈,在上边都有机会。在国外没有足以撼动他的竞争对手,但在国内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每个App都在想尽办法争抢用户时间,微博知乎做一个类似的功能内置到自己产品中,并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还是让产品的各方面都能跑通,稳定的运转起来,将所有人的都聚集起来。


见实:好的内容不管是音频还是文字,一定是有留存和自我扩散的冲动,对于这种好内容的留存和扩散,你们是否有解决方案?另外Clubhouse强调的私密性会不会压制产品天然的生长速度?


柴源:对这种好内容留存和扩散的冲动一定是存在的,包括您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刻讨论,那我们想的是未来能不能提供一个类似AI助手的功能,将我们的对话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将speaker相关信息脱敏做成一个文档,发给每一个人。


第二个我觉得并不会抑制,这些内容的价值不会变,在Clubhouse这样一个半开放的房间里,大家的思维天花板会更高一点,每个人也会更加舒适。即使我们做了一些限制,大家也会有些方法去留存和传播这些内容。

见实:几款产品的推出的速度都挺快,所以感觉在开发上面好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你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在哪里花时间最多?


柴源:我是春节前两周用Clubhouse,春节前几天我跟成城说,确实挺厉害的,咱们搞一个吧!时间上说,Capital coffee是从初一开始做的,前天(2月21日)开始内测。当时还想着等几天再发,成城说不能再等了,于是就21日提前内测。


最花时间还是对产品逻辑的理解,从开发上做一个这样的产品并不难,做的时候发现Clubhouse对人性和用户习惯的培养真的太厉害了。比如在举手这件事上,它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选择不告诉用户;再比如它背后的推荐算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但目前大家对Clubhouse的分析,还并没有深入到这些产品逻辑层面。

席睿(发言嘉宾之一):有没有设立什么机制和策略,激励用户去持续贡献自己的时间?


徐志斌:我觉得是三方面的考量:第一个是从用户本身,第二个是怎么将这些对一个话题有研究、有思考的牛人聚拢起来,形成一个很好的话题讨论参与人群,第三个是内容的扩散。


见实:不管是36kr还是鲸准其实都不是社交赛道的玩家,而是算内容赛道的玩家。这种基于文字的经验会不会阻碍你们对语音社交的理解?另外从内容的传播上,你们有没有去做出完全不一样的Clubhouse的冲动?


柴源:我们目前还是定位到细分人群,做垂直行业的产品。徐老师您对这些产品还有哪些想法?

徐志斌:现阶段我思考的更多是内容的自我扩散,如果这个不解决,用户的活跃、召回包括自然新增都会是问题。另外对于产品的场景其实并不担心,下午还在和成城聊这件事。有了这样的产品,我们就没必要再和以往似的通过电话和嘉宾进行对话等沟通环节,直接建立一个房间就可以了。这会产生两个需求,一个是用户付费的需求,另一个语音的留存和输出的需求。也即是刚才提到的。两个需求的背后还是之前说的内容扩散冲动,有了扩散冲动才会把更多的人群和资源拉进来。


我其实并没有去纠结Clubhouse会怎样去用,有哪些场景,因为中国的Clubhouse一定会走出完全不一样的路。


柴源:除了这两个需求,您还有哪些场景会在Clubhouse上?


徐志斌:目前想做的就是将一些嘉宾的对话过程迁移上来,部分场景是我们在用的是小鹅通,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直播付费场景,而且可以演示PPT。但对话场景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还只是电话、微信语音或面对面,一场采访下来一两个小时,其实很适合到Clubhouse类产品上,并邀请更多用户参与对话。


不过,一场对话下来文字实录至少两三万字,整理起来成本很高。如果能够有一些工具能够降低编辑对素材的使用成本,比如将语音直接转成文字输出就很棒了。这就是我刚才提的那几个诉求的原因。

虽然目前需求可以解决,但仍然是最原始的办法,从效率和便捷度上这是最笨的办法。


席睿:您说的场景其实已经到了企业服务了,包括36Kr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大会等等。但对Clubhouse我们更多是想做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应用。


徐志斌:这种需求才是持续和稳定的需求。另外,这里边建议考虑再推出小程序版。包括从类似产品在小程序上的完成度上来看,基本和App没什么差别,但邀请用户和尝试聆听的成本更低。同时对轻度用户来讲,小程序更合适一点,更利于接触到更大的人群。


用户:我反而不建议做小程序,现在对我来讲,Clubhouse每天的使用时长在8个小时,已经是一个非常重的应用了,小程序应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见实推荐」见实·私域践行社2021春节学习季之【私域策略制定】专场系列直播,正在按计划进行。明天(2月24日)晚上19点,一知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MO顾泽良将和大家分享《私域加粉ROI最高的触达场景是谁?》,欢迎一起。


↘见实招聘,欢迎推荐自荐:见实团队招募2位新伙伴,欢迎你来加入!

↘相关推荐:

又一款国内Clubhouse在大推了!
今天,国内第一款Clubhouse都开始内测了!
前微信产品经理超火Clubhouse体验笔记:我好像中毒了

吸引了100万00后的Tell:精神健康是行业少有发现的新需求云集的私域运营试探:利他和信誉两大原则会左右长期效果转化
新机会,从“见实”开始生长!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

    作者
    见实 北京

    见实 北京

    北京 朝阳区

    望京东园四区13 11层

    行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