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举报 2017-06-22

来源:全媒派(公众号:qq_qmp )
作者:全媒派
原标题:
谁还朝九晚五地去编辑部坐班?年轻媒体人正流行这10种工作Style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2016年美国大选之夜,非盈利调查新闻报道机构The Frontier在Facebook上做了一场直播,不少政界名人受邀参与其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编辑室只有5名成员,办公地点在Tulsa创业孵化器36°北的共享空间里。

36°北提供了会议室、隔音室、临时工作室等初创公司所需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极好的共享氛围,大选之夜的直播技术服务就来自于36°北的另一位租客——Intent Production。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正悄悄向媒体渗透,除了变化的办公桌,还有弹性的时间、人机配合的写稿形态、协同共享的工作模式、越发极客的软硬件等。10大工作方式的变化趋势,带你走进早已升级换代的编辑室。


趋势一:移动的办公桌与消失的办公室

Tulsa的联合办公品牌36°北帮助调查报道媒体The Frontier解决了初创公司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类似联合办公模式正在像飓风般席卷全球。

共享空间的开创者WeWork公司,现在除了租赁空间,还卖起了软件服务。其中的主要供应商——微软公司,也把纽约的销售部门转移到了WeWork工作,以便发展新客户。

想象一下,在联合办公模式下,媒体公司可以更好地与入驻公司建立商务合作、业务联系和人脉关系,或许你需要的采访对象正好在你工位附近;又或许,公共区域里别人的无心插柳会给你报道灵感。在WeWork入驻名单里,我们还看到了知名媒体BuzzFeed和《卫报》,他们抢先一步,适应了共享时代的新办公环境。

上海WeWork公司内部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如果你厌倦了长期弯腰驼背伏案写稿,或许可以站起来感受新的世界。不少互联网媒体人给自己的工位配备了支架,用以站立办公时放置显示器和键盘,除了缓解肩颈疼痛,还能瞬间开阔视野,舒缓身心。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当然,在灵感创意时刻迸发的媒体人眼里,眼前的这一方天地自然难以满足。你也可以让固定工位就此消失,像乐高上海一样。这里有电话会议区,团队工作区、社交区、安静区和无声区等分割功能区间,完全可以涵盖日常工作品类,头脑风暴、部门间合作、对外联系等需求能一并满足,而跨部门交流带来的新鲜感或许是媒体人最看重的部分。

美好的一天,从找一个舒服的座位开始。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趋势二:平衡工作与生活,打破朝九晚五模式

媒体人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需要时刻准备好应对突发和热点。不少媒体机构取消了早晚打卡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弹性工作制,不用准时上班,员工可根据个人情况随时调整。

而亚马逊公司则在内部试行了“4天×4小时”工作制,在保证工作进度的情况下,这支“4小时分队”可与其他员工享受同等待遇。

改变工作时间的好处在于,员工可以灵活配置时间,合理平衡生活和工作。另一家公司Brath的创始人Magnus也表示,“高强度持续产出创意百害而无一利,减少工作时长才能提高效率。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媒体公司,去朝九晚五化或许将重新定义媒体人的工作。

而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另一种形式则是及时减压,一些媒体公司内部配备了健身房、食堂、周末社团等基本设施。而在联合办公空间,生活服务则应运而生,包括健身课、私密洗浴间、按摩服务等。


趋势三:人机搭配干活不累

AI大举入侵,让传媒业迎来了人工智能革命。从工作效率方面,人机协同逐渐成为编辑室主流。从写稿机器人大举进军编辑部,到“机器生成+人工编辑”联合作业,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又不失“专业把关”和“人情味”。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在提升视频工作效率方面,媒体人也开始拥抱新产品和新技术。自动化编辑工具Moovly Video Generator让任意公司、品牌都能快速实现一键视频生成。只要使用Moovly提供的现有模板,加入自身的数据信息,生成一个定制化视频,并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第三方应用精准投放,甚至还能按照设定的频率定期生成并自动分发。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5秒内就能量产一则视频新闻”的Wibbitz,则让内容发布方执行一行JavaScript代码,自动从文章中抽取摘要并从网上获取相关图片等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瞬时整理转变成一个交互视频,同时还会添加相关图片和朗读配音。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除了人工智能,一些智能效率工具也在帮助编辑室实现“人性+工具性”的工作模式。Spector上安装的摄像头让你扫描文字就能获取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信息,识别颜色数值(包括RGB和CMYK两种模式);Mimo则是一款帮你实现多次复制粘贴而设计的硬盘,选中图片或者文字后上推交换器就能把它们复制下来,让你不用忙于切换窗口,工作更高效。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趋势四:打破效率App迷思 拒绝被反控制

作为一个现代职场人,手机里没下载几个效率类App都不好意思出门。不过,打开App Store,效率分类竟然有专注任务、文件档案、时间管理等六大类,把这些App研究明白似乎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解决这种悖论,如今开发商们开始关注用户对“简洁高效易操作”的需求,相继改进用户体验,例如前段时间微软收购了Wunderlist,继而推出了自己的待办工具Microsoft To-Do,既保留了Wunderlist的特色,又新增了跨平台同步、事件分类、智能推荐等功能。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另一方面,人们面对效率工具开始自我觉醒,努力做到让他们帮助自己精简时间、提升效率,而不是被这些工具所累。大家开始删掉那些1个月也不打开一次的软件,只保留1-2个最能解决需求痛点的产品,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Any.do效率工具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趋势五:求职不再海投

互联网时代的求职方式也变了。就业网站Beyond.com发现,71%的招聘方表示最佳途径是“内部推荐”;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只有7%的求职者把“招人引荐自己”作为找工作的首要策略。Beyond网站CEO Milgram就建议求职者们能利用好关系网,找到适当的人帮忙引荐,因为公司喜欢被推荐来的人,他们相对更靠谱和投入。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同行,尤其是具有工作经验的,找到熟人、前辈或朋友引荐自己,比海投简历要靠谱得多。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另一种更具移动互联网特色的方式是通过知识分享平台向同行请教,如通过在行、知乎Live等。通过这些途径,或许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想要了解的公司和职位。在内部人脉告急的时候,或许能快速帮你了解这个公司,而这些行家,也许会成为你未来行业报道和采访的关键所在。


趋势六:线上协同成为常态

在公司内部,员工要如何进行更好地沟通和协同操作?

团队协作工具Slack上线3年,早已成为国外媒体人的心头好,《纽约时报》、Vox、Quartz等新闻编辑室均已入驻。它帮助员工整合各个平台发出的通知,免受无效信息干扰,帮助编辑室更好联系远程员工,甚至让员工们释放本性,大胆发言,间接推动企业层级的扁平化和决策民主化。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在国内也有类似办公沟通与协同工具,帮助媒体人提升协同工作效率。例如企业微信版,除了标配的聊天功能以外,还提供了公费电话、邮件(需要绑定腾讯企业邮箱)、公告、考勤、请假、报销、待办提醒等功能。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在媒体人的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与同事合作完成一篇稿件,Google docs和石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协作方同时在线写作,支持保留个人修改痕迹和添加评论,合稿与沟通都变得更加快速高效。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趋势七:开会这件“大事”

有多少媒体人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白天是无休无止的会议,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开始写稿或者做大块的工作。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媒体人意识到会议对时间的无情霸占,并开始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开会前明确会议议程和时间;开会中用漏斗计时,从而让每个人保持注意力集中;主持人严格把握时间和议程走向,无法达成共识的部分搁置、等待后续再讨论,而不是一群人关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大眼瞪小眼;会议结束后向所有人同步会议纪要等等。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抗议“头脑风暴”这种形式。没有前期准备、没有对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梳理、没有整体的框架,而且往往耗时不短,尤其成为创意团队的“时间杀手”。因此,相对比传统的“头脑风暴”方式,如今更加鼓励主题聚焦或已有基本框架的创意讨论会,也鼓励创意和内容团队启动更多非正式沟通。

另一个媒体人最长开的会议类型是“选题会”,如今这种模式依然是保证编辑部效率运转的一种方式,可以明确目标、协同配合,并在讨论中延展选题深度。不过,如今选题会更加倾向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看到的热点话题随时扔进群,选题会面谈时继续对聊,实现效率+深度“两条腿走路”。


趋势八:思维导图是神器吗?

让开会这件大事更高效,或许还需要借助被称为“视觉同传”的工具——思维导图。在德勤的部分会议上,画师用画图的方式同步记录会议的讨论内容,不仅有会议流程,还要理顺其中的利益关系、上下游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用一幅画呈现开会内容,一目了然。这当然可以用于个人写稿的过程,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可以帮你理清思路,抽丝剥茧,找到遗漏的细节,形成一篇逻辑通顺、细节完整的稿件。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不过,思维导图也不是万能,和效率App工具一样,需要让其为我所用,而不是无限沉迷于“画图”模式。《第一财经周刊》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正确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生产新创意。通过加入重新思考(Rethink)、重新组合(Reconfigure)、重新定序(Resequence)、重新定位(Relocate)、重新定量(Reduce)、重新指派(Reassign)、重新装备(Retool)等7R原则,可以挖掘出项目上的更多可能性。


趋势九:不断更新换代的硬件

这些年,你背包里的硬件都迭代了几轮?就拍摄器材来说,从笨重的单反到微单,再到GoPro、大疆无人机,器材越来越轻便;从办公工具来说,人们都不愿意背着砖块似的笔记本,转而带上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等等。“磨刀不误砍柴工”,配备更多黑科技,成为越来越多媒体人提升效率的先行手段。

例如,6月4日,苹果发布了传说中的最强移动端——新款iPad Pro,或许可以成为常年出差或移动办公的媒体人的一个新选项。新iPad Pro改进了分屏系统,让搜集资料和文件拖拽工作更加容易,而Notes的OCR识别和批注功能则大幅度改善了iOS自带的笔记体验;搭配身边的Apple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

人机配合、协同办公……10种在年轻媒体人中流行的工作Style


趋势十:国际化交流与沟通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小伙伴开始有了出境出差的机会,国际论坛、会议、内容或产品出海、海外客户对接等等,人人都躲不过国际化的大潮。

在跨国沟通大潮的趋势下,更多媒体人开始关注语言问题,也有不少媒体将英语能力列入招聘硬指标。在上班的同时,报个口语班可能写在不少人的to-do list上。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语言助手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去年,谷歌神经翻译系统(GNMT)强势袭来,号称能降低80%的翻译错误率,十分接近人类译员的翻译水平;搜狗推AI翻译产品,试图通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推动跨国交流;科大讯飞也早已实现将语音同步转写成中英文字幕实时显示的功能。

在移动端,还有彩云小译、有道翻译官、微信语音翻译助手、随身译等App,试图利用AI、海量语料库等自身优势,为用户解决跨国沟通问题。

虽然机器翻译仍然不够完美,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译技术的巨大进步,正逐步瓦解语言的障墙,异国交流和跨国题材的报道或许会逐渐破壁。


以上10种效率工作方式,正在席卷整个媒体业,你又已经践行了几点?

全媒派(公众号:qq_qmp )
QR code.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