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专访上热搜背后,纪录片如何捕捉社会情绪共鸣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9-18

今年教师节,网易谈心社《如是生活》栏目发布了一支原创视频《张桂梅:看见更大的世界》。视频主角是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视频呈现了张桂梅老师的一天:凌晨四五点起床,上午十点左右吃午饭,十二点盯学生午饭,跟学生同步午休,三四点左右吃晚饭,下午六点去儿童之家(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回来后直至12点盯晚自习。其余时间还要正常处理学校事务。

视频发出之后,#老惦记起飞的地方那我们培养她干什么#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微博视频播放量超1200万,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破10万+。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开始关注丽江华坪女高的情况,也有许多人通过视频关注到了张桂梅老师的身体情况,并希望能为张老师提供帮助。

网易文创对话《谈心社》制作团队,与大家分享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用纪录片的形式实现差异化

问:《如是生活》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栏目呢?

答:《如是生活》是《谈心社》新推出的一档人物纪实栏目,聚焦社会议题,打造有人文关怀、深度思考和社会价值的微纪录片。讲述那些值得被看见的平凡又闪耀的故事。

 问:当时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去采访张桂梅老师?

答:最先看到央视《面对面》播出的《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受到比较大触动。张校长的事迹很适合用纪录片的形式去呈现,团队内部一致同意去推进这个项目。

 问:确定选题到准备工作一共花了多长时间呢?

答:选题确定很快,从看到话题到决定去推进这个事,当晚花了不到30分钟就决定了。

准备工作漫长一些,资料搜集、策划撰写、人物邀约、拍摄前准备这些,前前后后花了近2个月。考虑到张桂梅校长的身体原因,8月初沟通的拍摄我们听取了校方建议,也进行了延迟。

结果机缘巧合,正式拍摄制作后,赶上了教师节节点。

 问:之前也有许多媒体对其进行过采访,那么在策划过程中是你们是如何做到差异化?

答:在做策划时收集大量的资料,从新的出发点挖掘到不一样的内容。

拍摄时,正好是开学期间,所以和其他把视线聚焦到张桂梅校长身上的采访不同,我们更希望这次记录是多维度的:比如今年的高考生,从华坪女高走出大学毕业的学生等等。通过这些人的视角,去看张桂梅校长。

之前的媒体采访视频还是偏新闻角度,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要做成纪录片,也在视频的叙事、节奏、情绪表达、音乐和画面上做到了差异化。 


“有争议是好的,证明大家真的关注到了女高”

问:具体是怎样联系到张桂梅老师的呢?张桂梅老师对采访是什么态度呢?

答:其实我们一开始就问到了张老师手机号,但找张老师的媒体太多,她不敢接陌生电话。我们通过当地政务宣传部门,用电话、传真函等形式走采访申请流程,经历46天才见到张老师。

见张老师的前一晚,因路况较差,到达丽江华坪已是深夜,因先前未能确认采访行程,我们还需要再联系当地一位小王老师。第二天一早七点,小王老师打电话联络了我们,说需要先跟张老师沟通采访事宜,让我们稍后等待。我们决定先让小王老师带我们进入校园,先拍摄空镜并等待采访反馈

因当日早晨下大雨,原定的宣誓大会取消,张老师空出了时间,说可以接受采访。后雨势渐小,张老师说希望坚持完成新学期的第一次宣誓大会,结束后再接受我们采访。我们也有幸拍摄到了具有华坪女子高中特色的宣誓大会。 张老师事迹得到广大传播后,接到了很多采访邀约,除了官方媒体,还有自媒体。但有部分报道为了抓人眼球随意编写,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如填鸭式教育、对孩子苛刻等。对此我们也询问了张老师对网络争议的看法,张老师说,接受采访也是好的,有争议也是好的,说明大家真的关注了女高,大家能关注到女高,她就感到开心,这样她未来不在了,女高也能继续办下去。

但因邀约采访太多,张老师也会尽量控制采访的数量,一是有采访需求的媒体很多,怕厚此薄彼,二是张老师身体状况确实很不好,我们采访前两周她刚做了个手术,三是女高的工作确实很忙,凌晨四五点起床,晚上一点多睡觉,张老师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时间很紧张。但当我们见到张老师表达来意后,她很耐心地配合我们采访并直言所有想法。

 问:这个视频具体是什么时间拍摄的呢?采访和后期剪辑分别用了多久?

答:7.16-8.30联系申请采访,前期筹备。拍摄环节就比较赶了,8.31-9.2拍摄,9.3-9.10后期制作并上线。

问:在采访过程中,最深刻的一个瞬间是什么?这个瞬间为什么打动了你们?

答:午饭环节。从打下课铃到下楼吃饭洗碗回教室,女高的午饭时间只有十分钟。回到教室后再上一个小时课,就可以回宿舍午休半小时。

我们问张老师,这样会不会对学生太严格,张老师说,每个来的人都劝她,让孩子多休息一会,孩子还在长身体,就连学校的老师也对此产生过抗议,所以午休时间现在已经延长到了半小时。网络上产生的质疑也多是因此。对此张老师回复说,她也很心疼孩子们,但是孩子们基础太差,不付出比别人加倍甚至多倍的努力,就没有办法飞出这座大山。她也咨询了很多医生、营养学家,在保证孩子身体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让孩子拿出更多时间学习。苦就苦三年,换来的可能就是一家三代人未来的幸福生活。 

我们既为孩子们的辛苦感到心疼,又对她们的坚持感到敬佩,更加对张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格局感到敬佩。她是真正了解学生情况的人,为了学生们能考出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走出大山改变人生,顶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接受着身边和外界声音的质疑,也要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最终证明她是对的。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女高的好成绩。

问:采访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呢?

答:一是天气问题。正逢雨季,前两天一直是雨天,给拍摄外景带来了一些困难,部分镜头是摄像老师冒雨拍摄。幸运的是后两天雨停了,在短短几天的拍摄时间内,尽量的保证了画面的丰富度。

二是采访时间不够。张老师一天的作息是凌晨四五点起床,为学生六点开始的早读做准备,上午十点左右吃中午饭,十二点盯学生午饭,跟学生同步午休,三四点左右吃晚饭,下午六点去儿童之家(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回来后直至12点盯晚自习。其余时间还要正常处理学校事务。我们在征得张老师同意后,在不影响张老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采取了随身跟拍的形式。我们在跟拍途中会跟张老师简单闲聊并提前进行采访问题沟通,保证在正式采访时能快速准确获取到所需的信息。总共的坐谈时间其实不足两小时,但都是有效采访,足够产出完整的成片。

三是我们希望能了解到在校及已毕业学生的情况,但张老师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及保护,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要求。幸运的是,我们临走前一天晚上,张老师宣讲团的成员回到了华坪,其中有一位就是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现在隔壁乡镇派出所工作。我们征得她的同意后,于返程当日上午采访了她,补充了学生这部分信息的空白。 


平凡又闪耀的故事 

问:最初你们希望通过这期策划达到什么效果呢?

答: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所以关于纪录片是否能触动观众,我们没有担心。只是在策划时,希望能通过一些不一样的洞察,从张老师身上挖掘到更多的力量并带来反思。我们内部做了多轮讨论,制定了视频的传播话题,之后视频在公号、微博、B站、以及短视频平台都进行了分发。比起预计传播结果,我们更看重内容本身可以留下什么新的思考。 

问:策划推出后,实际效果如何?#老惦记起飞的地方那我们培养她干什么#这个话题是如何发酵的?

答:反响比较大,引发的思考和讨论比较多。有几个社会议题二次发酵,“张桂梅回应填鸭式教育”、“老惦记起飞的地方那我们培养她干什么”、“大山里的女子高中”、“张桂梅纪录片”等议题都引发了一些媒体和网友的参与。

#老惦记起飞的地方那我们培养她干什么#这个话题,最初是 @谈心社社长 从张桂梅校长采访内容里提炼,首发视频时在微博里提到的,网友也在谈心社社长微博下挑出这一句进行评论,多个网友互动回复反思,成为热评。随后,其他多家媒体、大V针对这个议题参与讨论,最终成为热搜话题。但最重要的,是张桂梅这个观点本身就足够鲜明犀利,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这是引发讨论的基础。

问:对你们来说,这次的采访有什么遗憾?

答:如果申请采访流程的时间短一些,拍摄时间再长一些,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拍摄团队在张老师身边能跟拍更久,也能拍摄与张校长相关的人物更多一些,获得比较充分的素材,把该人物各方面形象与性格展现得更加饱满立体,能了解到的张老师事迹也会更丰富。

 问:这次策划过后,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吗?

答:采访张老师,我们不是第一家,在众多媒体采访该人物的情况下,突出展现自身优势并且合理突破一些约束自身的死板规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出于人性的同理心,采访拍摄团队还需要照顾到受访人物的身体状况,做到随机应变。

另外,张老师在网络上已经有了很多报道,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做出差异,就要在策划中规避,在采访中随机应变,即使是在拍摄中,也要随时补充新的资料,避免内容上的重复,避免最后做成已有信息的拼盘。 

问:《如是生活》这个栏目后续还会做哪些方面的选题?采访哪些领域的人物?

答:关注社会话题、反映社会情绪的选题方向,增加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从时代浪潮变迁下聚焦小人物身上平凡而不普通的点,让每个个体都能从中找到某种投射,引起情感共鸣,传递向上、有力量的价值观。

我们会采访最能代表选题视角的人,他们往往擅于创造平凡生活的“高光时刻”。

如社会边缘群体、特殊职业从业者、挑战不同活法的人、不被理解的人、做颠覆大众认知的事情的人等,都是《如是生活》这个栏目会采访的人物方向。


编辑 | 阿鱼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

    作者
    网易文创

    网易文创

    北京 海淀区

    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中关村软件园二期西区7号

    行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