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宣传文案全集

举报 2016-08-26

1.

食物有5种基本味道,酸甜苦辣咸

唯独香味未被纳入其中

那是因为,香,它来自食物自身的深处,而非厨师的后续加工

一种天然的香,最是难得,是怎么也让人吃不厌、忘不了的最好的味道

午饭时间已到,老农吴立的妻子已做好三菜一汤,主食是香禾糯

远在寨外的吴立闻到香禾糯的香味,就知道妻子做好了饭,该回家了

这种从还在稻田里起就浑身散发清香的独特稻禾品系可与顶级五常大米相媲美

已入选贵州省名特优粮食作物品种


食、药,不同宗,但同源

当植物在远古也因时代的需求而产生了分工

依然拥有药用能力的香禾糯就成了不可多得的上好食材

除了满足口欲、胃欲

它还含人体必需赖氨酸、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够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尿频、自汗也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世代侗族人所说的“饭养身”

不仅指吃得饱吃得好,更指吃得健康

任何一样事物,从最初到成熟都要经过自然和社会的大量磨练

那些经过打磨而依然保持本质不变的,无疑是天地间的精华

香禾糯,从上锅到过夜冷凉

经过旺火的蒸腾,空气中菌分子的裹胁

面对每一种不同的考验,始终色泽洁白、糯性强,保持着良好的口感和柔软度

在夏天,即使存放两天都不变质

这都源自香禾糯中较多的支链分子成分,也是它口感糯的原因

香禾糯还很耐饿,一天吃两餐都不会饿

老农吴立走出家门到山上劳动,一去就是一整天,就会带上妻子精心做好的香腾腾的糯米饭

那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馈赠

10月,田野中弥漫着成熟的稻香,收获的季节到了

寨民们依然延续着传统收割方式,用摘禾刀一穗一穗地摘

这是成熟的稻米与人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稻民们弯着腰,稻穗们也弯着腰

人和稻都在用这种虔诚的方式向对方致敬

稻民们把收割回来的稻株晾晒在屋外的架子上,让其自然通风、晾晒干后归仓

这样晒干的香禾糯可以保持原滋特有的清香味

田间地垅,成片的稻禾,金灿灿的黄

这就是以“糯中之王”著称的香禾糯

这里就是以“香禾糯之乡”著称的从江县

生计有了着落,侗族农人吴立站在田头露出欣慰放心的笑容

这里常年吹着亚热带季风、雨季四月份就开始,历时6个多月、但光照充足

良好又稳定的气候条件使香禾糯从被祖先百越民族驯化栽培以来

已经顽强坚韧地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

在外族人看来,老农吴立没有必要为基本已经预料到的好收成而操心

但对侗人吴立来说,香禾糯是祖先给他们遗传下来的珍贵财富

操心不仅是担心收成,更是对祖先和特色水稻品系香禾糯的敬畏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将香禾糯确定为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从最初驯化栽培到扬名天下,又有哪一样事物不需要经过时间和人心的长久磨砺呢?

丰收,只是人类的说法

对于大自然来说,从来只有过程,没有结果

只有生物链的共赢,没有仅为一己之欲的胜利

春季插秧时,农人吴立遵照当地耕作模式

将田鱼鱼苗、幼鸭与秧苗一同放进田里,使鱼鸭与水稻一同生长

刚插秧时鱼鸭还小,它们不会影响水稻生长

到了水稻的分株开始成熟,鱼鸭才长成

这时鱼鸭开始懂得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

鱼鸭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鱼鸭提供食物

稻、鱼、鸭、人,互相借助对方的力量生长

他们组成了完美的生态链,不容化学农药的参与,至今有上千年历史

已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国家级重要文化遗产

2.


味道是识别薏仁米好坏的重要诀窍

行家甚至可以从中判断出它的内质、年份、产地

13岁的俊俊已然已是个行家

每年锦屏薏仁米收获的季节,俊俊都跟着爷爷进行脱谷工序

他说,喜欢闻薏仁米出谷壳后的清香味道

当坚硬、饱满、呈灰白色和黄白色光泽的米粒颗颗落入米筐,内心充满了惊喜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粒粒薏仁米都是大自然的完美之作

更意味着家里的丰收

煮好的锦屏薏仁米粥粒圆滚滚,像珍珠

未下肚,已被它的美色征服

然而更可贵的是,相较于皮相

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更高

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酸、钙铁、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具有健脾益胃、补肺消热、养颜驻容、轻身延年等作用

因而又被誉为“米中之王”


到一个地方旅游,游客们总是对于当地特产情有独钟

看似盲目,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特产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当地人的检验、流传,和数不清的外地人品评后被大众所默认的好东西

锦屏薏仁米是锦屏县彦洞乡的特产

在彦洞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如今,在岁月的流逝和人心的考验下已是美名远扬

薏仁米,好是好

但它的种植对土壤条件、地理环境、生产小气候要求较高

不是彦洞乡地处亚热带高山低丘地带,土壤酸性黄壤,平均海拔889米,年均气温14—15度,年降雨量1200—1350毫米,全年日照1086个小时这样的条件

实难出产如此优质的薏仁米

3. 

好与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不同,标准不同

而食物,随着社会水平的进步,也已经从温饱的意义上升到更加准确精致的生活追求

1976年,杂交水稻因稳产高产的特性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而在贵州黔东南丹寨县,陈林等当地的农户们却坚持使用传统的稻鱼鸭共生水稻技术,种植祖先培育出来的传统香稻

这种米因为富含硒,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等诸多保健功能,丹寨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硒米之乡”

寨民陈林的选择,是由于长久的接触使他对米的认识比我们更深刻:米,不仅是饱腹之用,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身体健康的负责态度

现在,他则把这种认识和态度传递给了我们                      

 

面对食物,人们有3种本能:看、闻、尝

所以东西好不好,很快便见分晓

10月农忙过后,陈林妻子吴青就用今年刚收成的硒锌米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家人手里端着的一碗碗蒸熟的硒锌米,晶莹剔透,仿佛白玉一般

浓郁的香气刺激着嗅觉,让人迫不及待地开始食用

松软可口、糯而不腻的味觉则让人停不下来

4.


饭在灶火上烧着,烟火人间

水汽被高温逼出,漂浮在空中,像一幅白色的水墨画

柴火很旺,李奶奶说,可比电和天热气烧出来的好吃嘞

李奶奶今年84岁,手骨灵活,身体强健

上山打柴、做侗布,忙不停

像是乡寨版的秦怡,中国版的卡门·戴尔·奥利菲斯

但在寨里,奶奶并不特殊,这里的老人都是这样

她们常年吃“药米”——雷山红米

含有花青素和多种丰富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具有延缓衰老、生津怡神、滋补强身、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还能预防结肠癌

城市和乡村,名流和乡野,看似完全不搭嘎的两种人生,却因为自然馈赠的力量,拥有一样的美丽


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下

一畦一畦绿油油、修长的红米稻株

似乎再普通不过,不觉有何惊人之处

听李奶奶说才知道

它们不喜化肥,一施化肥就要死掉

不需要杀虫剂,因为叶子硬,没有甜味,病虫害较少

因为不喜肥,再加上株形松散、植株较高、易倒伏以及只能选择在海拔较高贫瘠的田中种植等原因,因而产量低、不成规模种植,体现不出它的经济价值,当地农人一直不愿推广种植,甚至弃之不用,一度徘徊在濒临绝种的边沿

原来植物也有这么天然纯粹的一面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雷公山红米,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老麻谷”

按种类分为:低杆红米、高杆红米和“三百棒”红米三种类

如今在高海拨地区的乔仿、干角、小乌、大龙、山弯、雀鸟等20个村寨、600多户农户都在种植这种水稻

农人王平甚至说:今年我想扩大种植规模,租了别人5亩田,再加去年的8亩,就13亩了

从曾经一度濒临灭绝到如今备受追捧

真不知是该为他们今日的选择喝彩还是感叹他们昔日的愚蠢

5.

古代皇宫里的那群人最是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各地最新最好的土特产经过层层筛选被定为贡品,年年进奉

明清,榕江县官员挑选锡利最优质的香米送往宫中

因米饭香、油质高、味美被改名为“锡利贡米”

像古井贡酒一样,被加上帝王家的专属称号

沧海桑田,改朝换代

米还是一样的米

而帝王变成了21世纪的消费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不是人生多变而是时代的进步


阿丽和家人围坐在桌前,准备开饭

但在两个月前

它们还长在地里

稻株、稻穗弥漫着香气

原来,那米饭通体的香是天生的!


眼睛不好的人最怕走夜路

看惯了城市的灯火辉煌,就会不适应大自然的漆黑

老人常说,吃眼补眼,比如猪眼、羊眼

听起来却有份残忍

榕江县的人没有这种顾虑

他们补眼的方式跟我们格外不同

爸爸告诉阿丽,平日里,好好吃饭,眼睛会亮亮的

爸爸说的饭是指锡利贡米做成的虾状米饭

因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硒锌、氨基酸和多种矿质元素

可以改善视力,防治眼病和衰老

山鹰能在几千米的高空看见地里的田鼠便是得益于眼睛里的含硒量


“他/她总是不好好吃饭”,这大概是多数妈妈在孩子年幼时都会说的话吧

但才6岁,刚上小学的苏小沫却很是让人省心

餐点到了,米饭还没盛好

小沫就乖乖坐好了,眼睛滴溜溜地瞅着晶莹洁白、均匀完整的米粒子

思州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米

早晨有米粥,中午和晚上有米饭

这种让小沫天天吃不腻的就是当地有名的思州水晶米

颗粒半透明,有光泽,整精米率高、均匀

蒸煮后饭米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结

对小孩子们来说不仅是美味更是趣味

小小水晶米营造出的画面感,就这样构成了通往孩子童趣世界的大门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各式各样的荤味取代素菜成了餐桌上的宠儿

让人吃得无比腻味

侗家人也有很多美名远扬的菜肴

比如酸菜鱼、炒香虫、腌鸡鸭......

但不管有多少这种人间美味

他们都始终离不开清香爽口的思州水晶米

因为对肠胃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清爽都是基本要求


食物,抛却满足温饱的需要,最大的功用便是补给健康

对于主食米来说,更是如此

思州的水晶米便含有人体所需重要微量元素硒和锌

硒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

锌能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对成长期的孩子尤为重要

贪吃鬼苏小沫在这方面是丝毫不需要担心的

她的食补从童年便已开始

6.

上好的手舂扁米

来自时节与人力恰到好处的配合

秋收前夕,侗家有种糯禾的地方,都要开始加工扁米了。

扁米是收回熟至七、八成的糯禾,经过脱粒、水煮、焙炒、碓舂、簸净而成的一种米

因为它是用尚未完全成熟的糯谷加工而成,舂压后,米变成扁形,所以称为扁米。

扁米原本只是侗家人自己享用的奢侈美食,如今,每年还有少量上市出售,让城里人也品尝到扁米的味道。

 

那一口浓浓的秋味儿

正是扁米的灵魂所在

扁米是侗家的一种特色食品,其香气诱人而稀有可贵,因为它是从鲜嫩的糯禾中提取而成的,只有在秋天时节方能品偿到它的味道。

秋收前夕,稻田里的糯谷穗灌浆低头后,继续光合作用和晨露的滋润使谷粒渐渐地饱满,这时谷浆已凝固,但还没变硬,颜色呈微黄,这时是制作扁米地最佳时机。

如果谷穗成熟,黄到了可以收割地时候,制作出来的扁米就谈不上嫩,口味欠佳。


从田地回到寨里

新生的禾糯面临原始的雕琢

每当田里的糯禾即将成熟时,妇女们即从田里折回禾把,用锅铲将颗粒铲落,然后放进大锅头加少量水煮干,用文火将煮后的谷子焙焦,倒出簸箕待冷却后,舂脱糠壳,簸净即成。

 

对感觉和火候的高度要求

让炒变成一门功夫

炒,这是一个难度相当高地技术环节,十分讲究火候。如果炒不到“位”,水分还多,扁米就会舂成团,不能脱壳。

炒过头,舂则好舂,但米质硬,不绵软,形也不扁。

所以扁米的炒作程序要恰到好处,这就需要靠心灵手巧的妇女们边炒边用手摸了,全凭感觉。炒好后倒进簸箕里晾着,让其冷却,用食指拇指捏着搓谷粒,谷壳松动,就可以舂了。
   

扁得好不好

就看这一手舂米的功夫了

舂是一道烦人累人的工序。

舂了簸,簸了舂,这时要边簸边用手搓揉,把成团的扁米搓散,才能簸去谷糠。

这样反反复复地舂与簸,直至扁米完全脱壳,然后簸尽糠杂,放进少许地新鲜姜叶同扁米再舂。

姜叶的作用一是调色,二是调味。

待姜叶被捣烂、均匀地与扁米沾在一起后,再取出扁米筛簸,除尽所有的杂质,剩下的就是纯净的扁米了。

纯净的扁米,呈淡青色,一粒粒又扁又大,具又诱人的形感、色感、味感,香气扑鼻。

扁米的舂制,有“九舂九簸“之说,人们也往往从扁米的制作中来看妇女的巧与能。

 

美味始终不变

但,会吃更好吃

扁米呈淡绿色,入口嚼食感到又软又香,还有甜味感。老少都很喜欢吃。

扁米的吃法在于嚼。

要是狼吞虎咽,那就是猪八戒吞人参果——不知其味,如果细细地嚼,就越嚼越有味,越嚼越香,让你回味无穷。

扁米不仅食味诱人,还具有生津、益胃、补脾的功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7.

此墨非彼墨

尝尝这味“墨香”

墨米,又称黑糯米。因其谷壳、米粒内外均为紫黑色而得名。墨米,是一种珍稀稻种,为粮中之珍品,所含氨基酸达18种之多,粒粒饱满,带有光 泽,带有淡淡的米香味道。

 

吃饭不是吃药

但,好饭有药的疗效

墨米含氨基酸18种之多。 《本草纲目》赞其“滋阴补 肾,健 脾暖 肝,明 目活 血”。长期食用,有健体及延年益寿之功,因而古代宫廷把墨米列为首选 贡米。

此外,墨米还含有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万分,具有滋阴补脾、健暧肝、明目活血之菌效。除可作产妇和病弱者、老人的滋补食外,还可治疗一般性的铁打损伤、风湿病等,故又称“药米”。

 

高氨基酸含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

够不够进贡的理由?

墨米,亦称黑贡米,古时把它献给汉武帝,汉王食后赞曰“好米”,从此被历代皇帝所享用,故以“贡米”久负盛名。

墨米被认为是稻米中的珍品,与普通稻米相比,墨米不仅蛋白质含量相当高、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大量的天然墨米色素、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富含铁、硒、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在水墨山林中

养成日后墨的神色

山清水秀,民风淳和的黔东南,产出的墨米无污染,无染色。

农友们不施洒农药,这种世世代代的坚持与默契清澈了山林溪水,纯净的山水也孕育了当地的五谷杂粮,墨米就在这块干净,自然的肥沃土地中,茁壮成长。

 

食、饮同源

米和酒是分不开的孪生子

该稻米还可以酿造呈墨米酒。

该米酿成的墨米酒,浓郁纯香,口感至极,是绝佳的贵宾宴酒。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