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病态般地喜欢悲剧 | 不装腔指南

举报 2020-04-09

IMG_6373.JPG

本文共有 6533字

建议阅读时长:30分钟

欢迎留言探讨

(转载自“小丁的哔叨”,作者:大岛主)



我已经很久没有通宵达旦地玩过一款游戏,上一款是《老滚5》。
最近让我达成这个成就的,是游戏《青璃》,周六凌晨3点通关。也许在看的各位玩过、也可能听过;当然,不知道的可能占大多数。这款游戏的类型大致是“武侠”+“爱情”+“解密”。自19年2月上架到上周,目前的排名是总游戏榜第1000名,冒险榜第142名。作为网易出品,成就不算好看(甚至有些惨淡)。当然,这和这是一款“公益类”(不收费、无内购)游戏有关,网易自然不会花大价钱去推广。只是以这款游戏为由头,我想谈谈这一期的4块内容。每块内容环环相扣,难度次第上升:

  • 为什么代入感如此重要↓

  • 为什么我们喜欢简单的爱情故事

  • 为什么我们喜欢虐恋

  • 为什么我们喜欢悲剧?

那么,开始吧。

c18038a77b4d415f9042ff2a40abb577.png


首先就《青璃》而言,它是这样一款游戏:


1)剧情:主角青衣是青衣楼的杀手,曾经魔性失控杀了莫璃全家,本来就患有疾病的莫璃失忆。于是青衣怀着愧疚与爱意,带着莫璃去雪山找雪莲治疗她。最后,两人来到了雪山,这时候青衣楼的杀手无常来解决叛徒青衣。青衣为了救莫璃,再度魔化,打败无常,为了不伤害莫璃,最终自我了断。

有的人说《青璃》的剧情跌宕起伏,这我就不太苟同。《青璃》的剧情几乎是任何一部武侠剧的必备套路。不新鲜。


2)视觉:将CG美术与东方古风唯美韵味结合。用色选乐都是上上之佳,而且场景均取自实地采风,这点无可辩驳。音乐和画面为玩家带来一个可以玩的武侠电影。

IMG_6336.JPG



3)玩法:冲着解密和动作去的玩家,这款游戏可以在10分钟内劝退,因为你要的,它一概没有。


我喜欢《青璃》,究其原因,不在玩法,不在视觉,不在剧情,关键在于简单。它描绘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一个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东西。

那么《青璃》是如何展现这么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的呢?细节,诸多细节,形成了强烈的代入感。让玩家不由得觉得:我就是青衣,保护好莫璃就是我的使命。

那么,具体细节有哪些呢?


1)白衣与剑:人物模型是最先给人代入感的。男主女主的人物模型确实很给力。瘦长身型的男主,冷峻的面庞,一柄等身的长剑;白衣飘袂的女主,纤弱似风的模样,时不时捂嘴轻咳。

有的人说女主像裴秀智,而我觉得像刘亦菲。


2)武侠版霸道总裁:莫璃上马、下马的时候,都是被青衣用公主抱抱着的,不要忽略这个小细节,这个小细节让玩家产生的遐想是:莫璃真轻啊,而我真TM给力啊。

(这是《青璃》团队对玩家“风骚情结”的完美把握,之后的文章再详谈,请关注我哦。)


3)武侠版林黛玉:每个女生都希望自己是林黛玉,而每个男生都希望自己是李逍遥。你不是?我不信。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你需要不断为莫璃收集草药,提高她的健康值,用来解锁她的随机动作。

(利他行为心理的一种,“Etsy”网站便是利用这种心理成功营销的,同样,之后的文章再详谈,请关注我哦。)

09.jpg




看完这些后,我想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代入感如此重要?


“代入感”常常在影视剧本与游戏策划的过程中被提及;但要追根溯源,这个词,来源于L Brother的“社会脑假说”(1990),该假说有两个关键点:


1)社会脑不是自然脑,也就是说,指的不是生理上的大脑;而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心理状态等。

2)该假说认为社会脑无法对自我本身进行定义,而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群体和行为进行定义。比如,与父母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等。这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通过你对社会上其他群体的认知反馈而形成的自我定义。

山本耀司曾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社会脑假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和代入感有什么关系呢?

想象一下:你拿出一张纸和一只笔,在纸上画下两个隔一小段距离的圆,用一根直线连接两个圆。

告诉我,是什么?


是眼镜。


我们理性地分析就知道,现实中的眼镜要是真这么简单,除非它是靠磁悬浮的。

为什么大脑会告诉你,这就是“眼镜”呢?


因为社会脑,无时无刻都在周围的环境,与以前的经验和记忆中寻找与客体(这里指的是眼镜的简笔图)相同的特征。


而如果这个时候的客体是某个游戏人物或者影视人物呢?

正是因为社会脑随时都在寻找与自身相同的特征,可以将自身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因此,我们才能体会别人的情绪。也就是“推己及人”。


代入感在剧本创作中是常见的方法。之前学过一段时间的电影剧本写作。那个时候教我们的方法是“3D想象”。让编剧沉浸入你所想象的世界,用某个人的视角观察自己这个角色与其他角色。其实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培养编剧与自己电影中角色的代入感”。

10.jpg

我在写某一个电影剧本的时候,会用代入的方法;

渐渐的,人物的性格、维度、矛盾等都浮出水面了。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蝙蝠侠·黑暗骑士》要把小丑塑造成一个不亚于蝙蝠侠的角色。我们往往为了突出主角,而去把反角和配角粗略描写。我们要知道,我们对主角的定义,很大一部分来自配角与反角的反射。


代入感在广告创作也中是很常见的方法。比如17年的999感冒灵的《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其实就是给了里面的人物“泛性格”、“泛职业”、“泛经历”。所谓的“泛”,是因为观众中总有人和广告中的人物有着某个共性。


有些厉害的影视人在编排人物的时候,会进行“留白”处理。意思是什么呢?

他们会故意给人物的某些个性进行“缺漏化”处理,从而让观众代入这个角色的时候(社会脑工作时),去寻找现实中的自己与人物的共性,从而更好地代入角色。


影视创作中“留白”是很常见的,广告中却不常见。因为留白处理的对策划的要求很要很高。一个留白处理带给影视剧的后果可能是“曲高和寡”——但是广告与营销中不需要“曲高和寡”。

11.jpg

为某讯的一个项目写的广告策划;我就是“不留白处理”的典型。


我们说,代入感是让《青璃》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成功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个稍微难一点的问题。


我的身边不乏喜欢简单的爱情故事的朋友,从《转角遇到爱》到《冰糖炖雪梨》,从《仙剑奇侠传》到《天外飞仙》,似乎越是简单的故事,大家越是喜欢。我们一边骂着傻白甜恋爱剧无脑,一边它们的收视率居高不下。

这是为什么?

我先给大家两个标题:

1)和男友同居3年的日子

2)和男友同居3年,0争吵记录,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你会选哪个?大多数人是后者。选前者的可能是老UC看多了已经无感了。


佛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一种是死的本能。

我们先来看生的本能。

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中,认为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与超我。

第一个标题,是人的本我与自我“作祟”。“本我”(潜意识,受意识遏抑);“自我”(有意识,受现实抑制)。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现实的人格”。

“本我”与“自我”给我们关于“和男友同居3年”的反馈是“一定会吵架”。标题1与“本我”和“自我”相吻合,很难产生进一步的驱动。


第二个标题,则是“超我”的作祟。由完美原则支配。“超我”除了原始解释上的“道德约束”之外,现行的解释认为“超我”有突破“本我”对自己的约束。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更高的人格”。

我们“本我”对自己的约束是“和男友同居3年一定会争吵”,而第二个标题则是引出了人内心的“超我成分”,从而产生“这怎么可能的心理”。这比标题1带来了更大的驱动力。


大家喜欢爱情剧就是这个道理。本我和自我不会告诉你“世界上存在灰姑娘”,也不会告诉你“麻雀也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但是傻白甜的简单爱情剧会这样告诉你,驱动你去看,去想象——“超我”。


房地产广告对超我心理的运用绝对算是其中好手——特别是豪宅别墅的房地产广告。

你们知道我接下来要说谁了?——万科。

我先放几则万科的广告案例,大家可以想想,这些广告是怎么运用心理动力来营销的。

12.jpg

1),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

2),一生领导潮流,难得随波逐流。

3),这里没有CEO,只有邻居。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则,很久前开始喜欢,喜欢了很多年这则广告、这句话。以前不懂为什么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让我无比想买万科的房子;当研究营销越深,终于明白,亦打心底佩服起万科的营销团队。


这三则广告,对于有购买能力的潜在客户来说,是“超我”的第一重buff作祟。为什么呢?

对于这些人来说,本我与自己恰好是前半段,也就是现实:“踩惯了红地毯”、“一生领导潮流”、“是CEO”;而后半段,则是勾起他们的“超我”意识:我在风光一生后,应该追求什么?万科给的答案是:“追求真正的家”、“追求内心的声音”、“追求和你一样高品质的朋友”。

这就是“超我”心理驱动的运用。出其右者,是我少见。


再一步思考,这三则广告,对于目前没有购买能力的奋斗青年来说,“超我”驱动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这里我不多赘述,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一起探讨。


当然进一步思考仅做参考用,因为众所周知,万科只想把房子卖给第一种潜在客户。


其实这种意识在很多编剧与作家中更是常见。

作家往往会陷入“畅销书作者”的“自我意识”与“成为文学经典作家”的“超我意识”矛盾中。

c18038a77b4d415f9042ff2a40abb577.png


讲完简单的爱情剧,接下来探讨的话题会更深入一点。感谢大家已经读到了这里,如果你还没有觉得无聊,那么相信接下来的探讨会让你更加精神抖擞;如果你觉得有些无聊,也无妨,公众号里有许多轻松的文章。


我前文列了四部剧:

《转角遇到爱》与《冰糖炖雪梨》。《仙剑奇侠传》与《天外飞仙》。

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是什么呢?

确实,他们都是爱情故事;但最关键的不同点是:《仙剑奇侠传》与《天外飞仙》都是悲剧结尾,也就是虐恋。


为什么大家会变态般地喜欢“虐恋”——这是对上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喜欢傻白甜爱情剧”的升级。

大家会发现,几乎仙侠、武侠剧不变的,就是“虐恋”这个核心。


首先问一下广大看过《仙剑1》的男同胞,看到灵儿死后,你内心最执着的反应是什么?弄死水魔兽?弄死拜月?弄死剑圣?

反正我这些想法都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想法的背后,用一句话可以囊括,是什么?

“如果我是李逍遥,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我是李逍遥,那就是完美结局了……”


我问我女友看完《天外飞仙》后的执念是什么?她说:如果我是小七,我就干翻它丫的天庭,让玉帝吃屎去,然后自己和“地瓜”私奔。

我的想法倒没那么极端,我想的是去花果山找孙猴子……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


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如果跳出人物视角,用上帝视角来看,它是可以被弥补其缺憾的。

这就是很多老游戏做重制版的时候,会提醒你: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影响着结局的走向哦。(于是你玩游戏的时候恨不得把人物的每句对话都细细斟酌一番来看。)

大家喜欢虐恋,就是因为“缺憾弥补遐想”的心理作祟:如果我是……,那我就……

喜剧总是在恰到好处时戛然而止;而悲剧则会让人有更多空间进行弥补式遐想。

所以虐恋看完后的回味总是比喜剧来的长远。


但是广告营销中几乎不会去用缺憾弥补遐想?为什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商业)广告与营销的本质不是为了引发你的思考,而是为了诱导你的购买行为。所以广告如果给了消费者太多遐想空间与时间,反而不利于最终的销售。


那么“缺憾弥补遐想”就毫无用处了么?也不尽然。

缺憾弥补遐想是一种想象,思考的逻辑类似于“如果……就……”

而在营销领域,也有一个它的同胞词——叫做“补偿心理”,思考的逻辑类似于“既然……那为什么不……”


“既然”是一种已发状态,“为什么不”是一种将被诱导状态。

我记得之前有过一个日本速食产品的营销案例,就是“补偿心理”的最好体现。

大致是这样:某款速食产品很方便,专门给没空给宝宝做饭的工作妈妈生产的,只要煮一下就可以享受美味,但是销量并不尽如人意。

后来他们的营销团队做了一个小改变——将其中某种食材(洋葱)单拎出来,告诉消费者:该产品中的洋葱需要先炒制一番。就是这个小小的改变,使得销量翻番。


这就是补偿心理的用处。工作妈妈因为没空陪孩子已经深感愧疚,提供给她们全自动的速食产品,在某种意义上,会加深她们的愧疚心理。

没有人喜欢带着愧疚心理过活。

因此,单拎出来洋葱告诉妈妈们,要炒制一下,会让妈妈们觉得:其实我是亲手为孩子做的饭。这么一来,心理的愧疚感就大大减少,而炒制洋葱并不花费多少时间。


补偿心理的关键是内疚感。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为什么“盒马鲜生”有很多半熟套餐,一炒就行。

你会不会想:这也是因为“补偿心理”?

答案:并不是。

“盒马”的半熟套餐,主要是对鸡蛋理论的运用。

补偿心理是出于愧疚,而鸡蛋理论是基于给“用户一定的参与感”。

鸡蛋理论,也被称为“宜家效应”,有句笑话说:营销圈一半的理论,都是宜家玩剩下的。是有几分道理。

“鸡蛋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于某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会高估这个物品原本的价值。

这就是半熟品的道理,繁琐的工作都有“盒马”完成了,消费者只要完成简单的炒制过程,但是最后这个简单的炒制过程是消费者亲自参与的,所以高估半熟品原本的价值——让用户自己完成剩下30%,这个商品就能在他心中镀上光环。

c18038a77b4d415f9042ff2a40abb577.png


OK,说完“虐恋”——我们最后对问题做个升级: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

我们说,佛洛伊德认为人的第二种本能:是死。

他认为:任何生物有机体的首要特征在于它必然走向死亡。一切生物个体都有一种竭力要回复到它原来存在状态的特性。一切生物都是从无机物产生出来的,回复到初始的状态,也就是趋向死亡。

所以人类世界充满挑衅、分裂、屠杀、破坏、毁灭、战争……


从本性上来说,人是有趋死向的;但这就能解释我们喜欢悲剧了吗?明明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喜欢悲剧?


因为“我们爱的不是黑暗,而是光”。

有暗必有光,有悲必有爱。优秀的悲剧,将爱深埋在雪地里,需要观众掘地三尺,才能捧出那颗“热心堂”。

我很喜欢周星驰的喜剧,我认为他是个伟大的导演、编剧,和演员。他是写悲剧的大师,将最深的悲,藏在最表面的喜下面。若不是细细品番,挖不出那颗“热心堂”。

IMG_6388.JPG电影《算死草》的一个情节,我私以为应被载入影史。


有的学派用“未完成情结”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喜欢悲剧。因为我们看剧的时候总是站在上帝视角,拥有把事物补充到完美的状态的能力。

我们老师曾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剧作家、文字工作者),只有体会过悲,才能懂悲的能量,才能写出有能量的东西。

《西游·伏妖》说: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皆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悲剧的心理学原理在营销上很少会用悲剧,一方面是受舆论风控影响,一方面实际运营难度更大。

大家就当我是嘴瓢了多说的吧。


文章最后,谈了这么多,我想归纳几个小建议,希望如果能够对大家起到一点点帮助。


1)培养代入感。

在为人处事上,希望大家都能将自己放到别人的处境上看一下,而不是用上帝视角来看。

在工作上,比如角色创建的工作,将自己沉浸下来,去看你的角色。他的性格是什么,童年是什么,经历过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体会过最大的喜悦是什么,朋友对他的态度是什么,爱看什么书,喜欢什么电影,环境怎么样,第一反应的动作是什么,口头禅是什么,配角的反应是什么……等等,这些细节越具体,你的代入感会越强,人物也会越立体。


2)有理想的人是很痛苦的。

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理想的选择,都是社会脑对外界信息反馈得到的结果。理想是火,现实是水。有理想的人,需要不断和现实去碰撞,有的人比你强,你得赶超;理想与你还有多远,你得计算。

没有理想会活的轻松一点。

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已。只是有理想人势必要做好痛苦的准备。



3)大家都喜欢简单爱。

大家都喜欢简单的爱情(超我),但也明白面包是爱情的基石(本我)。

若是一心追求超我,请不要被本我打败,再坚持一下,也许明天就是出路。追求真爱没有什么幼稚天真。

若是追求本我,当然是明智的选择。但别对他人过多苛责。这一点,也许更应该被我们的父母辈看到。


4)文字需要留白,生活也需要。

不要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展现出来,相反地,适当留白,可以让自己来完善你的形象。

文艺工作者,更需要学会留白。

但对于广告策划人员,留白需要慎选。广告是商课,不需要留给消费者思考的时间。

c18038a77b4d415f9042ff2a40abb577.png


今天的文章,就在这儿了。

有的读者也许会觉得我思考问题挖得太深,拓得太广。

真的有必要吗?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吗?

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的读者应该会马上点击左上角的退出吧(笑)

感谢看到这儿的读者。

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让想法成长。

-THE END -

明天见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