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举报 2020-02-28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作者:语境

导语: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科普视频正在“热闹”之上努力制造“门道”。

2月24日,人民日报推送了B站UP主YJango的视频《新冠病毒的自我修养:如何统治全人类》。 

疫情特殊时期和系列突发事件,为科普视频添了一把火,科普视频也逐渐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转发推荐。 科普视频走红要从2020年2月的第二天说起。 

这一天,“回形针”三个字登上微博热搜榜,起因是“回形针PaperClip”发布了一条关于新冠肺炎的科普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以下简称为《新冠》)。

视频通过10分钟的内容,解释了牵动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冠肺炎,是如何发生、传播和感染病患的。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动图来自B站账号“回形针PaperClip” 这支科普新冠肺炎的视频,为回形针公众号带来300多万的粉丝。 

在此前,回形针制作了不少在小范围刷屏的科普视频,例如《如何为十三亿人调度列车?》,但它们都没有像《新冠》一样实现现象级传播。 

一方面,在疫情全面爆发后,还没有出现专业解读且简单易懂的科普视频。另一方面,在春节假期后迎来返程高峰,群众面临物资紧缺、谣言四起的环境,整个社会正处于紧绷的情绪中。 

而《新冠》恰好在特殊时期抓住了互联网的情绪触发点。 视频详细分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戴口罩”问题,并通过不同口罩的过滤效果和飞沫核的尺寸进行直观对比后告诉大家,绝大多数情况普通医用口罩就已经足够。

同时,回形针也呼吁大家,与其在意复杂的口罩类型,不如重视洗手,消灭活着的冠状病毒,冷静面对这场“战役”。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截自:回形针PaperClip《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 

回形针CEO吴松磊在接受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访谈时曾谈到,回形针“不追热点”。

需要科普的内容源源不断,他们从不担心“缺选题”,而且科普视频的制作通常需要两到三周时间,追热点也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这一次制作《新冠》视频的出发点,也是因为“值得做”。 人祸和天灾在2020一起涌现。2月中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东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灾也席卷而来。 

虽然蝗虫事件没有直接影响到国内的生活,但“蝗灾”话题却在国内掀起了一波科普热潮,如何治理蝗灾成了首要问题。 

在国内媒体报道后,讲述治蝗过程的纪录片《牧鸡治蝗》和《草原牧鸡灭蝗》被重新提起,其中片段也被梨视频等媒体账号竞相转发。

两部旧片都曾在中央7台军事农业频道播出。 “吃着蝗虫长大的珍珠鸡,向下一个阵地跑去”,下一秒镜头切换到珍珠鸡在生产车间被加工的画面。

这段截取自《草原牧鸡灭蝗》的片段,由于自带诙谐感,随着话题“蝗虫克星珍珠鸡”登上热搜榜,被热心网友刷到两千多万播放量。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截自:腾讯视频 

至此,“蝗灾”引起的科普蝴蝶效应还没有结束。 

在疫情爆发后,财经视频媒体“厉害财经”推出一期节目叫《新冠肺炎之下,普通人如何应对2020经济震荡》,视频介绍写到:在大隔离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进入震荡阶段。面对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规划,一季度经济震荡会影响和改变后面三个季度的经济政策。

普通人如何应对这一场波动?如何消费、储蓄、投资? 非洲损失超60亿美元,3600亿只蝗虫飞抵巴基斯坦,联合国发布全球预警......而对中国来说,更值得预警的是一种叫“草地贪夜蛾”的外来生物。 

2月16日,“厉害财经”借非洲蝗虫灾难,让大家意识到草地贪夜蛾可能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玉米是酒精的原材料,在飞蛾吃玉米、疫情大规模消耗酒精、政策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的综合影响下,2020年将会面临一场“人虫大战”。

目前,草地贪夜蛾已经被写入了2020年的《一号文件》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有人做科普是为了警示,有人做科普是为了辟谣。 听到关于草地贪夜蛾的噩耗,又要担忧国外的蝗灾蔓延至中国。

面对“内忧外患”,另一位博主“吟游诗人基德”(以下简称“基德”)用10分钟,“告诉大家这次蝗灾的真实情况,以及为什么肯定不会来中国”。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三张动图均来自“吟游诗人基德”的B站账号‍‍

由于可参考的信源非常少,导致对这次的蝗灾陷入很大误区。他从季风风向和蝗虫适宜的湿度分析,否定了蝗虫短期内来中国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基德”是一个2月19日刚刚注册的账号。第一支视频发布后,“基德”在一夜之间新增了10万粉丝,目前粉丝量已超过35万,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第二期关于瘟疫的视频,还被微博CEO王高飞(微博@来去之间)转发推荐。

 “基德”从建号起,就被新粉丝催更。评论区有留言说,“网友都喜欢真实信息和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夸大事实扭曲事实来吸引流量。” 

科普视频从过去主流的纪录片内容,向更加短小精简的视频内容靠拢,时长以10~30分为主。

其中,B站的科普类up主的创作独树一帜。由于学习氛围浓厚,B站对知识浓度高的科普内容也十分友好。 

知乎网友@里的耗尽曾通过系列计算得分,筛选推荐了100位科普向up主,每位up主粉丝数量超过5万,并至少有10个视频属于科学/科普/科技专题。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图片来源:知乎@里的耗尽 

回形针的在B站拥有近200万粉丝,连续更新视频2年多。作为科普视频代表,它的视频工业风格鲜明,制作精良,因为视频中会出现模型构建和动画演示,其制作团队对动效师对要求很高。

想要成为另一个回形针,投入多,门槛高,难度大。 科普视频内容逐渐繁荣,风格也在不断转变。 

在新型科普内容中,“直男型”视频愈加流行。这类视频对技术性要求不高,几乎不需要后期,只需要懂简单的剪辑,将视频图片素材拼接好,再配上声音即可实现。

巫师财经和“吟游诗人基德”都可以归为此类。 

2019年9月巫师财经在在B站发布了第一支视频,5个月后就积累了近300万粉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巫师财经和回形针涉及的领域不尽相同,但粗略地对比两者投入产出的“性价比”,至少对于刚起步的创作者或团队而言,“直男型”视频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把“直男型”视频发挥到极致的创作者案例是“半佛仙人”。

他的视频风格从“大字报”封面可见一斑,基本属于“PPT配音型”,制作简单粗暴,画面全部由图片、动图和表情包构成,视频的亮点在于观点输出和节奏的把握。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截自:B站up主“硬核的半佛仙人” 在成为B站up主之前,“半佛仙人”是知乎互联网商业领域的KOL,在微信公众号也有一定公信力。

像“半佛仙人”一样,越来越多原本在图文领域具有专业性的科普类创作者,在近两年开始尝试视频内容。 

这些科普视频既有在B站微博传播的长视频,也有在抖音快手平台的两分钟甚至更短的短视频。 

以医疗科普文章著名的丁香医生,在2018年开始运营抖音,内容方向定位为实用的大众医学科普,包括年轻人最为关注的脱发、减肥、美白问题。长图公众号局部气候调查组,在2018年底入驻了抖音快手B站,他们的视频在条漫手绘的基础上经过动画处理,以轻快的形式科普科学冷知识。 

形式不重要,精致度也不是问题,“易懂”“好玩”是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更在乎的特质。

 “基德”就在第2期“天花”视频中适当加入了自己的调侃。 在对抗天花的实验中,英国人詹纳发现牛痘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准备寄给皇家杂志社发表,却被师兄因例证太少而拒绝,所有听说这件事的人也认为“牛痘怎么能接种到人身上”。

最后詹纳坚持自己出钱将论文做成册子发表,一举轰动世界,牛痘接种术也在世界各国推广。 

借此案例,“基德”向大学生们建议,“如果你的论文也被打回来重写,而你觉得你发现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那你就自己做本小册子发表算了。”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粉丝喜欢幽默热闹,并不意味不想“看门道”,而创作者们也在“热闹”之上努力制造“门道”。但在这些科普视频创作者们走向“正轨”的途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回形针的《新冠》视频火遍全网,因为对大家最关心的“口罩”问题讲述清晰明了,不少朋友都转发到朋友圈或是家庭群中,推荐给身边的人。 视频推出的第二天,方舟子就发表了对吴松磊这类“外行人做科普”行为对抨击,截图中“高人”朋友圈的观点,也直指B站玩家的不靠谱。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图源网络 

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没搞清楚,是否意味着视频误导了大众对口罩使用的认知?

如果把《新冠》以一段专业的生物学课程形式呈现,是否对大家理解新冠病毒更有帮助?

质疑者们并没有给出答案。 巫师财经也是知名B站玩家。最近一期视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播放量已超过380万。视频热度在2月的趣味人文科普榜单中,仅次于回形针的《新冠》。

“直男型”科普视频大受追捧,它们太硬核了

动图来自巫师财经B站账号 知乎问题“如何评价B站up主巫师财经”中,有匿名回答认为“视频内容专业性一般”,并指出“资本与明星”系列的视频内容论证不够有力,“证据链不完整,翔实程度不够”。

但答者也非常理解,降低专业性更适合做传播,“如果上来就是法律、会计准则和财务知识,前一分钟能劝退95%的观众。” 这位匿名答者仍然对巫师财经表示支持,因为在节目效果“拉满”的同时,巫师财经为观众提供了两样东西,“一曰正途,二曰正念”。 

疫情程度和时间远超预期,让科普视频乘了一次时事热点的风。与其纠结的专业度的瑕疵,不如从“正途”和“正念”两方面来判断,科普创作者是否需要被批判。

 2月25日晚,“基德”更新了第三期视频,回顾了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的隔离操作。日本为了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最终却导致近700位游客被交叉感染并确诊,“基德”希望以此说明兼顾人权的防疫工作有多难,还在片头留下了一道关于人性和医学伦理的思考题。 

疫情的延续,接二连三地挑动着我们对科普需求的神经,但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触及人心的科普。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