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是广告业门口的野蛮人吗?

举报 2016-07-02

timg (4).jpeg

无论你关心不关心,万科宝能之争的逐渐白热化都无疑是最近的热点,其间不断出现的“野蛮人”一词对于大家已经不再陌生。野蛮人并非都是坏事,也许意味着进步的开始,是凿开行业坚冰的第一斧。广告行业也有自己要面对的野蛮人,那就是科技公司。 

来自纽约的创意代理公司TBWA\Chiat\Day的首席执行官Rob Schwartz谈到对本届戛纳创意节的感受时说,人们在谈论VR,谈论广告屏蔽,谈论Gwyneth Paltrow(奥斯卡影后,本届大会嘉宾),就是没有人聊创意。当然,这有点夸张,创意还是有人聊的,只不过不再是重点,其实这种情况去年已经初露端倪,Facebook和谷歌去年就在戛纳设立了专区,而之前他们只是作为嘉宾露露脸,聊聊科技对广告业的支持而已。是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情景更具象化的表现“门口的野蛮人”这个词语带来的画面感呢?野蛮人不仅在门口,对广告业来说,野蛮人已经登堂入室了,谷歌和Facebook占领了美国64%的数字广告市场,而百度,阿里巴巴赫腾讯在全球数字广告市场份额的排名也分别第3,4,和9位。

对此有种观点认为,之所以科技行业抢走风头的原因是“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无法再推动下一波的发展了,因为长期以来,广告的质量已经变得如此糟糕,而大部分人却被蒙在鼓里,所以威胁广告业的不仅仅是广告屏蔽,还有广告蒙蔽。”

确实,广告屏蔽技术的兴起很大的原因是糟糕的广告实在太多了,而令人赏心悦目的广告太少,根据PageFair最新的报告,全球共计有4亿用户屏蔽手机广告,这一数字令广告发行商去年损失了220亿美元。但是,Facebook,微博和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难道也不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吗?所谓的UCG带来多少恶俗的东西?难道这种体验又好到哪里去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公司抓住了广告行业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精准度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科技公司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的找到他们需要的人群,不但节约大量的费用,而且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就像Flipboard的创始人Mike McCue所说:“世界上没有一种能够生成‘酷’的算法。”虽然科技公司能够告诉你用户点击了这个,但是无法告诉你背后的原因,起码目前还不能。 

有个令人伤心的反面例子也许可以说明光靠科技,你还是无法打动人们。作为拥有全球最多手机群体和最多社交用户群体的中国区,在戛纳却没有Mobile类别的得奖案例,也许是因为中国这块市场发展的太快,广告人们忙着追赶市场的脚步,还没来得及仔细的审视和梳理着方面的思路,在这方面我们要加把劲了。

dd923da0a3e8.jpg

其实科技公司和创意公司并非阵地上对垒的双方,而是一条船上的乘客,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科技公司的技术可以帮助广告更精准的到达,而好的创意可以帮助信息更有效果。没有创意支持,科技也无法独立支撑,如日中天的社交平台instagram虽然用户还在增长,但是互动率却在下降,而微信朋友圈的广告价格大幅下降的背后是效果不佳,所以,Facebook全球营销计划副总裁Carolyn Everson说:“广告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行业的参与者都必须展开合作。”

这些巨大的变化包括消费者,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不再是被动的坐在电视机前的观看者,他们渴望行动和创造,其次是广告信息的变化,从单纯展示的信息,变成可以被使用和参与的信息,还有就是行动的模式也在变化,更快,更便捷,更强参与度将是未来的趋势。

野蛮人来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广告行业需要野蛮人,创意和科技并不对立。创意可以无所不在,没人规定创意一定是一个海报画面或者一条CV,创意可能是一套新的营销模式,一个新的洞察理论,一种新的展示材料,也可以是一种先进的算法,或许科技公司本身,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更复杂的创意的结果。让我们向科技公司致敬,也向创意致敬。

9743cfc90911.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