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哈哈”成为一种社交暗语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12-30



“我跟你说,巴拉巴拉巴拉”

“哈哈”

“今天的巴拉巴拉好好笑”

“哈哈哈”

“你看那个李佳琦直播网速变迁史了吗?”

“我笑死哈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哈哈哈”

 

三种语境,三种心情;三种回答,三层意义;「哈哈」、「哈哈哈」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之间的差距,可不仅仅是哈×2与哈×n的差距,更大程度上,前者通常是隔着屏幕面无表情操作的一次活跃气氛的接话,即我也许并没有在笑;而后者说不定已经在对话框的另一端捧着手机笑昏了过去。

       

这个猜想没有事实可依靠,却被大多数年轻人默认并遵守着,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默默记下这一条“社交潜规则”,下一次跟别人聊天时便一眼认出,不由感叹一句:啊!理论照进现实,我积攒的社交经验终于有了用处。当代年轻人为自己的日常交流规范画了一个又一个圈,连带有轻松气质的“哈哈哈”也没放过。


「呵呵」时代转向「哈哈」时代


「哈哈」从何而来?从「呵呵」的衰败和退出中清新脱俗地来。在「哈哈」这个象声词还没有被冠上任何隐性信息的几年前,「呵呵」开始被大家嫌弃、看扁。被创造之初,「呵呵」单纯地指代相对轻度的笑声,意为含蓄又纯朴的笑声,使用起来也并无顾虑。后来新的用户一大波地生长、开始发声,不同的思维造就不同的认知,察觉到这个词的“不合时宜”以后,果断放弃转用更为爽朗大气的「哈哈」。

 

而网友们不喜欢「呵呵」的理由也异常简单,当你“呵呵”时,你的神态表现为正在冷笑,这种冷笑通常代表蔑视与做作,缺乏真诚;而当你“哈哈”时,神态表现为眉目舒展、张嘴大笑,看起来足够愉悦。这种在网络环境下,将臆想出来的情绪附加在文字本身上的做法,促成「呵呵」这个词发生功能转变,大家开始不太敢再发“呵呵”,它也被迫被安在恶毒的场合使用,表示攻击力。



       



这个发展走向,应该让原本很多热衷于发“呵呵”的中年人也没有想到,并且至今,中年人们依旧执着于用“呵呵”,来坚守自己的方寸聊天世界,不为趋势所扰。

 

让中年人们更没想到的是,如今的「哈哈哈」也走上了相同的路。“哈哈哈”是伪装式开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才是真正开心,这又都是谁提出来的鬼理论?

 

不过仔细一想,过去的每个场景里,自己又好像的确在这样“认为”别人,又再被别人这样“认为”,彼此都陷入一种认定的社交规则中去。


当你打下「哈哈哈」时,意味着什么


假若只是在单人模式中,即非对话情况下,表达“哈哈哈”其实并不会衍生出太多猜想,无非是开心。当放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情景下,“怎么哈”、“要哈几下”,意义便完全不一样。归根到底,这便是一种围绕“人的交际”的复杂性所展开的社会反应和群体语境塑造。

 

先来模拟一下所有可能性,当两方在对话时 ,A抛出一个梗,B回“哈哈哈”时,说(哈哈哈)的人和听到(哈哈哈)的人各自都是何种心态?

 

说出的人即B的心态如下:


第一种,哈哈哈=嗯/哦/我知道了我只是为了缓和气氛礼貌性地笑一下我并没有在笑


       


第二种,哈哈哈=有一点好笑有点逗所以呢我在等着你继续往下讲

第三种,哈哈哈=我已经不想再理你了难道我话题终止的不够明显吗我劝你下一秒消失


听到的人即A的心理反应如下:


第一种,“ta是不是觉得我无聊啊那我要速速岔开这个话题”

第二种,“ta真爱笑啊!我真有趣啊!继续讲下去”

第三种,“也太敷衍了吧这还怎么继续下去啊劳资罢工”



第四种,“啊啊啊啊ta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真的搞不懂不如我先去知乎上发个求助帖”

 

然而这只是将横向和竖向因素列出来而已,要想延续接下来的对话,便要双项叠加,将B的3种反应和A的4种反应交叠作用,最终碰撞出12种可能性来,这也只是一个「哈哈哈」所引发的命题,但却足够称得上是一件难搞的小事情。

 

你以为发“哈哈哈”不太严谨,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没事了吗?不,依旧躲不过歧义。

 

在知乎的一个帖子里,有一位男生问到,“怎样判断女生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真的在笑还是在敷衍”,获得浏览量209w,赞同1.3k,评论300多条,这样的话题在人们心目中依旧需要被讨论,恰恰折射了因为虚拟网络带来的一些原先根本没必要存在的社交困境。


值得松一口气的是大家对此的态度,评论中有几个回答挺清奇亮眼。(前方将有大量哈哈哈哈哈哈哈出现,请谨慎点开)

 

“人家为了敷衍你发几个哈不就行了,为什么还会发那么一长串哈呢?

是的,就是为了不让你看出人家是在敷衍你…”

 

“怎么的,毁了呵呵还嫌不够,还要毁哈哈

接下俩是不是还有  嘿嘿 嘻嘻 哇哇 耶耶 呼呼?

有没有人在乎一下我们老年人的感受  网络词语不会用呀?

是不是敌对势力企图从语气词开始颠覆汉语   以至于抹杀我大中华泱泱几千年的文化基础?

这是巨大的阴谋  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都是不一样的心情好吗!你收到的是哪个!”

 

“现在聊天真是难。呵呵是敷衍。哈哈是敷衍。去洗澡是敷衍。睡觉了是敷衍。现在我加重语气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说!我!是!敷!衍!!!!!

你们可真难伺候。”

 

“不用判断,小哥切记,做菜中,交流是主食,笑料即佐料、添加剂。万不可本末倒置。完”

 

最后一个评论,堪称惊醒梦中人。


「社交潜规则」下的社交图鉴


从源头上来看,正是因为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的彼此难以直接接触,共享一片空气,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举止来得到情绪反馈,这时候,单薄的几个字放在不同的人眼里,便有了不同的解读和情绪。而这种对于对方的解读,会反推对方开始审时夺度地学会说些“更好听的话”,「哈哈」取代「呵呵」是因为这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取代「哈哈」也是这样。


 

各种明着的暗着的社交规则被大家圈定,再经过聊天过程中的实践和证实,最终促成一个源源不断的社交生态圈更新,促成冲浪文化下的一个个新语境。

 

如今「哈哈哈」的真实性遭人怀疑,便又衍生出了「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嗝~」、「哈哈哈哈嘎嘎嘎嘎~」、「我笑到我室友起床打我」、「我笑到床榻」之类的更加生动具体化的表达,力求把我此时此刻的爆笑一刻完完全全复制成动态化的文字,才能堪堪证明我是真的在笑,不是假笑,不是伪装。此时不禁感叹一句,好优美的中国话~



网络的发展促成流行语的发展,这些新语境确实充满不一样的活力和乐趣,才能促使人们爱上新的,去用新的,孜孜不倦,这是默认的「社交潜规则」影响社交环境的积极一面。

 

但「社交潜规则」之于每一个网上冲浪者的后续影响呢?拿「哈哈哈」举例来讲,就像婚姻需要仪式感一样,在人与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交情景中,用“哈哈哈”来缓和、维护气氛,是不是也恰恰是对于一次交流抱有尊重的表现?假如这时再被对方认为是“一种敷衍”,势必会倒逼大家在关系维护这一块将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心思,心里想着要怎么才能不被看作是敷衍。这时的潜规则开始反向束缚,遂要求越高压力越大,在一定意义上,「哈哈哈」也是这种思想主导下的产物。

 

在目前状况下,网上社交的难度甚至不比现实社交低,社恐一族因为恐惧社交才躲在网络中,但回避到底能不能真正回避?社交这件事到底是变复杂了,还是变简单了?在对话框前是否也开始战战兢兢,思前想后,在收到消息时是否会根据内容发散想东想西,开始不必要的猜测。真诚的讨论被抛在脑后,却来思考我到底应该回几个“哈”,社交裹挟。

 

从以前的黯然神伤扯花瓣儿“他爱我他不爱我”,变成了现如今的“打五个以上的哈才是真的开心”,交流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但至少也不该因为这些无意义猜测,让交流变得更难懂。氛围很重要,但真诚的对话才是聊天的本质,就像上面最后一条评论点出的那样。

 

最后的最后,复杂性充斥于社交中,它仍需要每个人去用力经营和感知。

不如先在这里分享一个满是无所谓的问答:

问:“一个女孩子,80后,东北人,喜欢说嘎嘎和嘎,是什么意思”

答:“是个鸭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是真的在笑)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