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却又重蹈覆辙

举报 2019-10-26

常言道,有需求,就是有市场。只要产品/服务与用户所产生的需求匹配,就能产生交易,也就是能赚钱。

而事实上:

  • 第一,你的产品/服务并没有100%触达到需求客户,此时,你需要做曝光;

  • 第二,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有很多,即使你触达到了需求客户,客户凭什么要选择你,此时,你需要做品牌;


互联网时代,各类平台此起彼伏,其中永恒不变的思维,是流量思维。世界太大,除了生存性的刚需外,大多数产品/服务,要直接找到大批精准客户,实在太难了。因此,从大流量中筛选出潜在客户,并实现成交,是目前企业获客的主要手段。

当然大多数平台的流量并不是免费的,买流量太贵了,企业终将难以承受。尤其是公域流量是一次性的,你花钱时候,流量源源不断,但是钱一停,流量也就没了,公域流量不能重复、多次利用,这造成企业品牌对流量的严重依赖,说得直白一点,很多中小品牌不过是给BATT打工。(百度、阿里、腾讯、头条)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在付费流量探索中,因为转化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导致产生了许多试错成本。所以,新媒体的兴起,成为了许多企业老板要抓住免费流量的“救命稻草”。 

企业老板们的第一认知是“免费渠道”,随便找人来做,随便发。他们对企业自媒体战略认知上的错误,致使官微未能发挥新媒体的红利优势。

 

一、企业官微的运营现状:运营人的职场生涯,正是见证企业官微伪命题的有力证据

时至今日,官微早就失去了它的媒体属性,或者说,它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媒体属性。官微一出生,便背负着商业广告与变现任务,迫切拓客变现的企业主想方设法在掏空它发展的可能性。天生强商业需求的官微早就丧失了它传播的初衷,成为企业的自嗨工具。一方面怀着“逆天改命”的梦,一方面,做着背道而驰,永远不可能发展起来的自嗨式运营工作。

请一个人负责公司所有的自媒体,从官方微博到官方微信,从头条号到抖音号,甚至小红书、企鹅号、一点号、知乎、百家号。要一个人负责全部撰文、设计、排版、脚本、运营、视频拍摄工作!

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却又重蹈覆辙

还有,老板还要求你日更!要你为KPI(涨粉量和阅读量)负责!不达标要扣钱!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是的,还有销售KPI!一个月还得卖出多少货物。 

这样的老板们都是在做着“花几千块招个运营,去实现涨粉数十万,卖货上百万,带公司上市”的梦! 

试问一下,这样的企业自媒体怎么做得起来?先不说企业的运营小编是否无所不能,他光是每天在各个平台的内容更新,已经绞尽脑汁,筋疲力尽了。哪来的精力去思考增长,以及销售变现的问题。

 

二、80%企业官微做死了,原因是多到罄竹难书的

正如上面说的,最本质的是:

(1) 是企业核心层的战略认知错误,战略重视不足;

战略认知不足,比如觉得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可以调去做新媒体运营的,像人事专员调岗做公司公众号,设计美工兼着发稿,一个客服主管去管新媒体部门,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一开号就发稿,一发稿就全幅广告,从不考虑长久经营,从不打算用户培养。

战略重视不足,指的是怀着侥幸的心态,在过度消耗这个“免费渠道”,不愿意在企业自媒体上投入预算,不愿意试错,但又奢求免费渠道带来巨大回报。典型的“只想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的投机心理。

 

(2) 企业实情决定自媒体成败,以及官微能够走多远?

你一个饼干,一包零食也来做企业自媒体,请问你有什么优势?发几篇文章就能够成就品牌,提高销量?沟油哥以前跟兴业银行高层说过,光靠普通推送,是没办法把建行的客户变成兴业的粉丝,并在兴业办卡的。银行自媒体的核心战略是聚集,盘活现有持卡客户,并且通过老客户口碑去影响,发展其他银行客户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说过,企业自媒体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而不是雪中送炭的;那些快速摆脱0~1的企业自媒体,一般自身就拥有品牌的知名度势能,而企业官微只是顺理成章地召回这群用户,通过运营提高粉丝粘性而已。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优势,品牌无人问津,还不愿意踏实做好官微内容,你觉得你还有什么发展起来的资本? 

另外,不是每家公司的官微,都能成为几十万、百万大号的。这是取决于产品的受众范围,使用频率,产品优于竞品的核心优势等等,运营企业自媒体,能够做到高度聚集已有客户成为粉丝,提高其粘性,促进其无限次“复购”,已经是很成功的了。想着拉新,拉竞争对手的粉丝成为自己粉丝,这个目标有点“痴人说梦”。

 

(3)管理层吝啬“试错成本”,一毛不拔,以为模仿,就能做大

很多管企业自媒体的领导,都喜欢说2句话:

第一句,你看谁谁家公众号,感觉也没怎么下预算,照样做得那么大?你怎么做不到?

第二句,要预算也行,这里1000块钱预算,你做活动要带回2万销售额才行啊,至少也得涨个1万粉丝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似曾相识?

公众号运营模式,内容定位,用户筛选与企业实情,前期都需要进行试错。没有大神,一来就帮你把官微短期内整成大号,还大卖产品。如果有,那他也不需要去你家企业打工!

试错,是公众号的探底,也是运营人能力的考察。只有经历过不同试错,才能修正企业自媒体的发展方向,才有机会事半功倍。

 

(4)运营干货并不适用于企业新媒体,来自自媒体的成功经验,未能形成通用的万能公式

 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却又重蹈覆辙

不同于我们13年做自媒体的时候,做什么都只能靠野路子。没有前人经验,没有章法可言。自从运营课程的出现,似乎运营技巧、理论被系统性梳理了出来,似乎新媒体所有的细节都有方法论。

于是,小白们如获至宝,殊不知,当新媒体职业化,遇上企业实情,所有干货技巧水土不服了。企业自媒体正是由于行业、业务、产品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急于变现,才致使很多官微“胎死腹中”,沦为鸡肋。不是说运营课程没有用,它在很多方面能帮助小白形成系统的新媒体理论知识,只是其落地性,匹配性,就要考验所学者的“融会贯通”了。

 

(5)领导选择性忽略前期“坚持”成本,没付出“成本”却要急着收获

孵化一个企业自媒体需要付出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运营预算等。且还具备诸多不确定因素。花时间省钱,花钱省时间。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是花时间,还是花钱,都有一定的试错期,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不想花钱,不想等,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6)新媒体小编的能力稂莠不齐,大多数还停留在编辑发稿水平,没有增长手段

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却又重蹈覆辙

从职业特征来说,新媒体运营作为职业,因为“新”,让应届生、年轻人兴趣浓厚,跃跃欲试,但事实想要做好,远比想象中困难;

从企业战略眼光角度,多数企业对于新媒体并不想过多投入,只片面地看到“免费渠道”,理应请个应届生来搞搞就好;

企业自媒体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普遍的认知依旧是“文案=新媒体=运营”,于是,很多文案尚未完全精通的求职者,处于职业转型,匆匆进入新媒体小编大军,进去之后,也是一脸茫然,一脸懵B的。

所以,造成目前在岗新媒体运营者能力不足现象的,原因有三。应届生的盲目投入,企业不舍投入,文案岗被迫转型等造成。写文写的好的,未必会运营,懂运营的,或许写文并不怎么样。新媒体普适人才仍然处于稀缺状态,在这家运营做得好,不代表下一家也能取得成绩。

运营的不确定性,企业诸多客观阻挠因素下,企业新媒体运营依旧是一个“矛盾体”,留给无数年轻人一个职场博弈的教训而已。

如今纷纷攘攘抢着注册官方抖音,其结果也是如出一辙,数据依旧惨不忍睹。为什么?看看以下招聘需求就知道了,官抖只是原来小编新增的一项工作而已,并不会得到公司战略性重视。

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却又重蹈覆辙

什么总裁拜年啊,总经理会议精神啊,产品制作流程啊,品牌得奖啊,什么视频都往抖音号一丢,结果可想而知,谁会为你点赞?一个不知名品牌,一个陌生产品,一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总裁”BB几句?就妄想抖音注入千万流量?哪怕买了dou+计划,也是“花钱强曝光”,是无效曝光,内容与受众关联度低,无法get到受众的G点,纵使最后百万曝光又有何用?

一个人是做不好企业抖音的,更别说是个官微小编兼职做抖音。视频内容的生产成本比图文大,务必需要团队化制作,而且企业抖音的硬伤,往往是缺乏一个“专门出镜的演员”,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颜值。除非视频创意格外优秀,不然,企业抖音号很难完成0~1的起步。 

目前,2019年,已经不再是抖音的红利期,抖音用户增长放缓,进入存量阶段,各个领域已经被头部大号扎根好,营销号矩阵也纷纷完成腰部流量的覆盖。那么抖音还能做吗?能,它本质的算法推荐基础依旧是比较公平的。 

抖音平台到最后,一定是要靠更优质的内容来留住存量用户。也就是前期那些娱乐性的,没什么营养的内容,比如说唱歌啊,跳舞啊,还有搔首弄姿的东西,再也没办法形成现象级的刷屏传播。换言之,平台会提高审核维度,将对那些有内涵,有意义,正能量的内容进行流量扶持。

所以,你现在慢慢会看到的,百万赞的情景演绎类/剧情类短视频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多,也即将会进入优质的良性循环,这类内容一来能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二来可以结合无限产品场景,实现变现。 

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颜值高的小姐姐跳舞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多推荐了,仅仅普通数万赞而已。抖音现在扶持的是有质量,有内涵的内容,最终也更能持久留住用户。 

而这恰恰将是企业抖音号的机遇,产品也好,品牌也好,只有进入某一场景下呈现,才能更好地被用户接受。

同时,企业抖音运营人应该警惕《抖音速成大法》。公众号火爆的时候,10万+标题速成课出来了;如今,抖音火爆的时候,必上热门教程来了;

首先你要明白不存在热门技术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有抖音热门技术,可以百分百上热门,那纯属扯淡。这就像有人鼓吹带你月入10万一样,培训收割的嘛,真有的话早就自己偷偷干了。但是抖音热门技巧还是可以有的,那就是:热门=正常的初始推荐流量 + 优质内容 + 运气。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三、总结一下企业做不好抖音的元凶 

1、从企业官微到企业抖音,一如既往地得不到战略重视,仅仅是为了有而开号;没有团队,没有投入。可以说,官微失败由来已久,如今官抖做不起来,大多还是这个原因。

2、90%的企业官方抖音是缺乏稳定的出镜演员,要么花钱请临时演员,要么索性让同事临时出镜,正是频繁换人的视频内容,让抖音平台无法鉴定账号内容的垂直性,间接给官抖判了”死刑“。

3、官抖运营人大多是小编兼职做,或者新媒体小白,他们能写出脚本,却不擅长出镜演绎,且不具备颜值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有些脚本好,也出不了爆款视频的原因。

最后,企业官微也好,官抖也好,运营人也好,彼此之间不过是一场博弈。双方都怀着侥幸心理,企业主希望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做出大曝光量的免费渠道;运营人则希望获得推广预算才能完成KPI,或者说运营人也没有100%的把握花钱必有成效。这中间处在一个试错成本,看企业主舍不舍得?有没有运气招到一个有实力的运营人来花预算,彼此都在博弈,赌一个以小博大的胜利,赌一个“一战成名的”小概率事件。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