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原创 1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07-04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百度上说“精气神”是一个道教内丹学术语。

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神,泛指精气之活力。

若我们抛开医学和哲学,把它适用于苹果之上;那么,2011年10月病逝的乔布斯就是苹果之“神”、2019年2月退休的李·克劳就是苹果之“气”、2019年6月离职的乔纳森就是苹果之“精”。

乔布斯一手缔造了苹果的神话、李·克劳两支广告奠定了苹果的气质、乔纳森用iMac、iPod、iPhone、iPad等明星产品塑造了苹果的美学;只不过2019下半年之后,苹果将“彻底”不再是我们熟悉中的苹果了。

下面我们就从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这三个视角入手,去探求他们各自给苹果留下最深的印记。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一、“神”——乔布斯

苹果对于乔布斯来说是什么?

是事业、是人生、是执念,也是信仰。

和沃兹尼亚克命中注定的相遇,促成了“蓝盒子”的诞生。

《全球概览》和“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出现,给了Apple I和苹果诞生的契机。

Apple I的遇冷,确定了Apple II的作为一台完整的全功能消费产品的定位。

1984年昙花一现叫好不叫座的mac,让乔布斯1985年彻底失去大权。

对计算机的执念让乔布斯在NeXT泥足深陷,对Pixar的投资点开了新的技能树,《玩具总动员》的成功让乔布斯有了和迪士尼谈判的筹码;也为再一次回归苹果铺平了“道路”。

此时此刻,苹果的市场份额从20世纪80年代末16%的最高点下降到4%,三易其主的苹果股价从1991年的70美元暴跌至14美元;更讽刺的是苹果成了当时高科技泡沫唯一的“弃子”。

1996年12月2日,乔布斯终于在时隔11年后再次踏上了苹果位于库比蒂诺的土地。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此后,乔布斯于1998年、2000年、2007年和2010年分别推出了“下一个十年产品”iMac、iPod、iPhone和iPad。

iMac和iPhone名副其实:iMac开启了消费级电脑时代,只是乔布斯被驱逐给了微软太多的发展时间后来居上;iPhone开启了智能机时代,虽然在5G风口姗姗来迟,但依旧超额赚取着智能机绝大多数的利润。

iPod——把一千首歌放进口袋,可谓是科技、艺术和营销的完美之作,只不过它是被自家的产品iPhone挤下了神坛。

至于iPad,已经8岁的它却依旧难以担当重任,它暂时还无法成为乔布斯口中“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第三种设备”,哪怕2019年WWDC上苹果给它撞上了自己的系统——iPadOS;而这,或许是乔布斯最后给苹果留下的“遗产”,它只是早产了大约6年。

哪怕iPod被取代,iMac、iPhone有点过时,iPad不堪大用;乔布斯坚持封闭的iOS系统俨然成为了苹果最大的护城河,就像乔布斯深深的烙印在苹果文化中一样。



二、“气”—— 李·克劳

苹果对于李·克劳来说是什么?

是工作、是知己,是商业,也是理念。

如果说乔布斯是苹果的“救世主”,是他集结一切可用之力挽大厦于将倾;那么李·克劳就是苹果的“外挂”,是他一次又一次引爆了苹果的“查克拉”。

从上世纪80年代结识乔布斯开始,李·克劳与苹果合作了30余年。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其中,在1984年超级碗上播出的广告《1984》更是被誉为广告行业的经典案例,帮助苹果把Macintosh电脑捧上神坛。

或多或少,李·克劳在乔布斯和苹果身上看到了一些东西,而乔布斯也在《1984》中找到了自己的执念和苹果的目标。

只不过Mac陨落得太快,但《1984》和苹果的联系却从未断开。

乔布斯继续在NeXT和皮克斯影像电脑上重复着同样的“失误”,直到无心插柳的《玩具总动员》将他拉出泥潭。

乔布斯1996年12月回归之后,李·克劳97年的新作《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致敬了各个时代的著名历史人物,帮助岌岌可危的苹果重拾客户信赖,也帮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而在1984和Think Different之外,李·克劳参与的“Get a Mac”也曾当选2016年《Marketing Magazine》苹果40年广告史“10则对定义苹果品牌最为重要的广告”。

他不是苹果员工,但他却是最懂乔布斯和苹果“气质”的那一个。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三、“精”——乔纳森

但其实大多数人意识中的苹果,是没有乔布斯、也没有李·克劳的。

我们之所以认识乔布斯,是因为他对智能手机的定义,一堆国产玩家把苹果美学当做是“教条”;在它们的孜孜不倦以及我们的恍然大悟之中:乔布斯的个性、成功、缺陷、神秘、完美主义和死亡,这一切的一切让他成为了果粉的信仰,也成了普通人眼中的偶像。

我们之所以想要去认识李·克劳,一部分还是要归结于乔布斯,至于另一部分自然就是1984和Think Different;但很多人也只限于他和苹果“耦合”的那一部分,我们甚至给他打上了苹果的标签。

而在乔布斯和李·克劳之外,其实我们认识中的苹果更应该是乔纳森的,是他在乔布斯在世的时候实现了乔布斯和李·克劳的“完美设想”,也是他在乔布斯走后的库克时代依旧给我们一脉相承的熟悉感。

那么在乔纳森的眼中,苹果又是什么呢?

苹果是职业、是兴趣、是设计,也是自我实现。

乔纳森大学毕业后,从罗伯茨·韦弗集团到伦敦Tangerine设计公司,他的设计理念并不被认可,被评价为“太现代了”。

在Tangerine期间乔纳森为苹果设计了最初的 PowerBook之后,于1992年9月成为苹果的全职员工。

1996年12月,乔布斯重返苹果,第一个动作就是以乔纳森为核心,重组设计团队,重新设计公司的桌面电脑;从此乔布斯和乔纳森展开了为期15年的合作生涯,乔布斯已然离开了苹果8年,我们之所以觉得现在的苹果还是苹果,是因为它曾经坚守的理念和美学还不曾跳出乔布斯坚守的理念。

若我们用乔布斯来划分,乔纳森的设计大致有三个时代:前乔布斯时代(共事)、后乔布斯时代(坚守)、库克时代(删减)。


第一:1997-2011乔布斯&乔纳森的苹果复兴设计

iMac G3 1998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iBook 1999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Apple Cinema Display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iPod 2001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Nano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Shuffle



iPhone 2007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MacBook Air 2008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iPad 2010

 这一次,没有了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的苹果还会好么?

很显然这一阶段的苹果设计遵循了迪特·拉姆斯的“设计原则”在创新、实用、美观和更少的细节之间进行取舍,在材料和外观有过大胆尝试。

直到2001年在iPod上找到自己的“设计语言”,以及表现出挖尽塑料的潜力之后08年开始对阳极氧化铝的大规模使用。

这一阶段是苹果“超级产品”孵化的窗口期。


第二:2012-2015乔布斯之后苹果设计冲击万亿市值

Mac Pro 2013



Apple Watch 2014



iPhone 6 2014


这一阶段苹果在自己的“铝简主义”之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设计美学和创新甚至设计出“垃圾桶”巨额“白带”这样“低水准”的东西,而且有计划走进了奢侈主义的“良夜”。

但在苹果“盛况空前”的时尚风暴之前,苹果的LOGO依旧是那么耀眼。

这一阶段很难说乔纳森是江郎才尽,还是没有了乔布斯的“完美主义”乔纳森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只能说苹果设计的功底还可以看见,但真的没上一个十年那么耀眼。

当然,这与此阶段除了不怎么能打的Apple Watch之外都是“数字产品”没有颠覆式创新有一定的关系。


第三:2015-2019乔纳森被边缘化的后苹果时代设计

iPhone 7 2016


HomePod 2017



AirPower 2017



Apple Park 2017


iPad Pro 2018



Apple Card 2019



Mac Pro 2019


相比于库克时代用“奢侈品”策略冲击万亿市值,这一阶段苹果“爆单”明显快了许多。

再加上这一阶段国内手机崛起,华米OV以黑马之姿拳打苹果、脚踢三星,苹果手机开始降温;而在手机战线之外HomePod不给力、AirPower难产、Apple Card鸡肋、Mac Pro定价虚浮、就只剩下刚刚装了自己系统的iPad还有一点想象力;但很显然,5G时代苹果又成吊车尾了。

这个阶段苹果很想突破,但已经有点“力所不及”。

之所以把2015年分割开来,主要是这一阶段乔纳森虽然被任命为“首席设计官”,但苹果的人机交互设计主管却直接向库克汇报;乔纳森一度专注于Apple Park并在新品介绍中站台,担任“首席声优”。

虽然库克有站出来“解释”,但乔纳森丧失了一部分话语权却是肯定的。

remote_156222721737383.jpg当乔布斯、李·克劳和乔纳森以各种形式“离开”苹果之后,当“奢侈品”之路走不通;苹果显然已经有点“慌乱”开始用软件来“反哺”硬件。

如果说大中华区的“败退”还只是让它“肉疼”,毕竟赚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5G时代被人卡住脖子就有点“恼羞成怒”,但苹果也没有坐以待毙,它把iOS一分为七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软着陆。

所以说现在的苹果挺危险的,它没有匹配巨额红利的创新、也不再独占惊为天人的设计,当那一个个熟悉的标签离开,没有了个人魅力、理念高地和设计执行的配合;现在的苹果就只剩下“商业”了。

虽然,我们谁都无法否认库克是一个成功的CEO,但他眼中的设计明显不像乔布斯那么重要了;乔布斯用了23年提升了工业设计的商业比重、乔纳森用了27年贯彻执行,库克却只用了8年就又给工业设计“降级”了。

而我们最后只有一个疑问:不再那么专注于设计的苹果,还会好么?

PS: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theverge、@yankodesign、@虎嗅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