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人的心理

原创 1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5-07-05

在罗永浩还只是新东方的老罗的时候,有关他童年的不幸经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小学女教师因为不满老罗课上令人难堪的提问和反驳,私下怂恿中学年纪的儿子“修理”他。这一经历被老罗惟妙惟肖的嘴讲出来已然变成半个段子,但他随后对于 “小孩打架拼什么”这一哲学命题的解释着实令人深思——

老罗总结的小孩之间打与被打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谁年龄大:生理发育程度

谁怕谁:心理畏惧感

一个1年级小孩,去挑衅一个正常的6年级学生,就算有着偷原子弹毁灭全人类的胆,使出少林72般绝学,那画面也像欧弟打短拳一样毫无悬念。

欧弟施展“短拳”

实际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小孩打架”,已经不属于打架这一概念的范畴了。因为二者明显存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一个更准确的词来形容,叫做霸凌(Bullying)。挪威学者Dan Olweus在他的专著中这样定义“霸凌”——

需要强调的是,当两个学生不存在力量失衡(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时,他们之间的纷争属于打架或者争吵,而不是霸凌。霸凌的出现条件之一就是力量上的不均衡。——《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除 了“人民女教师的复仇”,老罗在新东方课堂,大学礼堂讲台等多个场合还提到他与他传说中的哥哥的血泪童年史。“老罗的哥哥”这一形象也因此成为21世纪第 一个十年里,深深镌刻在我脑海中的众多“反派”角色之一(嗯,我是认真的)。“老罗和他哥哥”这一对组合甚至媲美蝙蝠侠和小丑,汽车人和霸天 虎,blablabla......

关于这对冤家,最经典的莫过于“三角揍”故事了。哥哥被人欺负,老罗不平,出门对打人者一顿乱捶。回到家,本以为为兄长出气,光荣万丈,谁料到哥哥却因此甚觉没面子,对老罗又是一顿拳脚。

这故事结合“小孩打架关键看谁怕谁”的观点来理解,简直不能再形象了。

我们可以用下图还原他们之间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种解释,我个人亦深有感触。小学时,被一个看似柔弱的同龄人轻松放倒。打那起,每每见到对方都会感到畏惧,甚至不敢走得太近。

在意识清醒的前提下,忽忽悠悠就被放倒了。那种无法理解的威胁迅速转化成对客体的恐惧心理。

当一个人涉世未深,不能理解某件事的原因时,就会本能的产生恐惧。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敬天,畏惧各种自然现象。这种心智上的不成熟所带来的畏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霸凌受害者的角度看,心智不成熟是他们被欺辱的重要内因。

被欺辱者,无法理解为什么被欺负,因而无端生出恐惧感;欺负人者,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对方怕自己(至少在最初),但这种张扬男性荷尔蒙的举动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因而霸凌者也就在无知和体内激素的驱使下继续耀武扬威。

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校园霸凌行为数量迅速下降。

不同年级学生被欺辱的百分比统计




霸凌(Bullying)是什么?

“霸 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 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具体到校园霸凌,较常被接受的校园霸凌定义是Olweus提出的: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 行为之下。

霸凌分为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和非直接霸凌四种。肢体霸凌即最明显的身 体冲突;言语霸凌包括侮辱性语言(叫外号),脏话等。关系霸凌的主要形式是“歧视”。被歧视的理由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身材、长相的问题;个性脾气;成绩太 优异或太差;娘娘腔或男人婆之类行为与一般性别不同者;以及家庭贫穷等。

以上三种均为直接霸凌。与之相对的是非直接霸凌:霸凌者向第三方或社交圈散布有关受害者的谣言,诽谤等贬低受害者名誉的行为,以及针对受害者的社交“排挤”。事实证明,随着霸凌者年龄的增长,普遍存在从直接霸凌向非直接霸凌转变的趋势。




西方社会霸凌屡见不鲜的原因 → 学生追求硬汉风,师长关注度不够

在 庞大的美剧家族中,但凡和学校沾边的故事,都少不了霸凌情节。比如现象级歌舞剧《欢乐合唱团(Glee)》——一部以中学合唱团为核心的剧集,相当于把美 国社会惯常被欺凌的人群作为故事主体。尽管是一部喜剧,但整剧的根基却是建立在一群被排挤的“异类”在合唱团这个“异类社团”中找到自我的过程。从其历来 的海报设计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倾向——主角用手比出“L”字样,虽然画面上是用作GLEE中的L,但日常生活中,“L”手势同样指代Loser(失败者)。 海报中的彩色饮料,更是用来泼洒、羞辱他人的常用“道具”。

GLEE海报

与“异类”相对的,是一群所谓的“正常人类”——霸凌者。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霸凌者亦往往是校园中的体育明星。

1、够MAN,够反叛

美 国白人推崇一种人猿泰山式的男性气概。对他们而言,“Be a man”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尊重他人的感受。男性可以不聪明,不爱思考,但一定得强硬,够爷们,不能软绵绵。正是由于这种意识,校园中男学生挑战权威的行 为有时会被默许。这种男性意识,在现代文明社会以前,是通过激烈的战斗(古罗马斗兽场,角斗场)和战争集体释放的;如今,这两种形式不复存在,集体释放转 而以观赏性体育运动(足球,橄榄球,篮球等)的形式完成。

《穹顶之下》中的Big Jim
现代观赏性体育运动提供了一种彰显男性气概的意识。这种男性意识是早期人类文明中争强好胜行为的体现。——《Fighting for life: contest, sexuality and consciousness》

回到校园里,对于带有反叛特质的男性意识的崇拜,集中体现在了那些学生“体育明星”身上。不过,体育运动始终是限定在文明社会框架下的“有限释放”——如果想彻底摆脱束缚呢?打架,霸凌呗。

2、尊重私人空间 → 霸凌受害者不易被察觉到

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社会对于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的尊重,校方教师,甚至父母一般都不会过多干涉学生的个人生活细节。加上霸凌受害者往往属于寡言少语,不擅过多表述自己想法的人群,这让受害者被关注的几率进一步降低。



Bully成长史:多方因素的混合体

《辛普森一家》中的Nelson

每一个Bully背后,都有一段不堪的童年。Dan Olweus就是这一观点的拥护者。他从儿童幼年成长角度分析了霸凌者形成的主要原因。

1、内因:幼年成长角度

a. 生养者(尤其是母亲)对幼年时期的孩子的负面情感态度——缺少关爱的负面态度,会明显提高孩子(尤其男孩)的侵略性和粗暴待人的可能性。
b. 生养者对粗暴行为的默许(不论是自己的行为还是孩子的行为)。
c. 生养者为了保护自身权威的教育方式:体罚,辱骂等——“暴力滋生暴力”。
d. 孩子自身的性格秉性——多动,易怒。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lweus将前两条总结为“关爱太少,自由太多”。 然而,即使父母意识到自由太多,多数人会采用一种错误的应对方式——也就是第3点——滋生更多暴力的体罚或辱骂。这种恶性循环不得不令人对此类父母养育子 女的能力产生质疑。孩童并没有从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获得足够的“营养”;如果这种缺失同时伴随着第二课堂(校园)教育的不完善,事情会变得更糟。

2、内因:教育水平差异 → 中小城市霸凌略多于大城市

尽管教育属于后天习得范畴,但它最终体现在内化为个人三观和行事原则的部分。Olweus和他的团队对挪威全国的统计表明,大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校园霸凌程度是相当的,甚至还要略少于其他中小城市。换句话说,教育水平的高低与霸凌现象的多寡呈现正相关趋势。

除了个人成长的内化因素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外因角度对霸凌者的形成进行简单分析。

3、外因:错误的榜样

很多研究表明,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如果他们身边的榜样(长辈,学长等)是霸凌者,他们也更有可能呈现霸凌的倾向。这来源于人类模仿同类的本性。由此衍生出的心理效应当中,较为著名的是犯罪心理学上流行的破窗效应——

放纵恶行=更多恶行:破窗效应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 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应该以“零容忍” 的态度面对罪案。破窗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文章:日常生活中的33个心理效应

4、外因:负面的社会环境(直接):电视,网络上的暴力元素

除 了以真实的人物作为榜样进行模仿以外,虚拟情节或角色例如暴力倾向的电视节目,网络暴民行为同样在“积极”地提供错误榜样。更进一步来说,社会对于暴力倾 向的放纵,与社会大环境的趋势有明显的关系。当一个人身边有不少霸凌者,电视上充斥着未被惩罚的暴力,网络无处不在消极的情绪和言辞,我们几乎可以断定, 社会大环境正处在一个消极下沉的阶段。90年代,泡沫经济崩盘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今日本社会大量的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援交现象,就是在那个时期 集体出现的。

《热血高校》剧照




消除霸凌的关键:承认霸凌双方都是受害者

校 园霸凌现象层出不穷,绝大多数国家反霸凌的态度与措施也都非常严肃。拿美国来说,美国50个州都制定了反霸凌法案,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反霸凌条约及反霸凌组 织。一旦任何行为牵扯上霸凌,学校领导层一定会介入,以确保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的安全。之所以人们对霸凌行为态度强硬,是因为它是一条两败俱伤的末路—— 受害者承受身心伤害,霸凌者亦受其摧残。

上文提到霸凌的形成原因,最引人注意的 是幼年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负面情感因素;父母对暴行的默许;父母体罚辱骂行为)——它们均来自一个人的首任生养者(父母或养父母)的失责。尽管孩童自 身的性格也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忽略的常识是,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同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霸凌实施者,正是不健康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霸凌行为可以被视作反社会行为和破坏规则行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自然可以作如下判断,一个青少年时期的霸凌者,成年后实施犯罪行为和酒精上瘾的可能性明显更高。——《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反霸凌教育的关键:不让霸凌行为成为可忽略的“玩闹”

上课铃响起,当年那个正在揍老罗的中学生停了下来,说道:“你先回去。”

你“先”回去。

当 年新东方课堂上讲到这,教室里所有人都忍不住爆笑。几年后当我在网上听到这段老罗语录的录音,同样是忍俊不禁。然而事后回想,这样一句话对年幼的孩子必然 增添了无尽的恐惧。这种恐惧感的根源并非一句不经意的话,并非被揍十分钟的疼痛,而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明知这种痛苦会再次降临却无能为力。

对孩童这种无助的恐惧感“贡献”最大的,是漠视霸凌行为的成年人。

在高中的时候,当时的年级组长曾对我说,“你知道么,在中国的学校,超半数被开除的问题学生,最后都会走上犯罪道路。” 我可以感受到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纠结,然而,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是否应该开除学生——我们需要把目光倒带几年,回到那些问题学生还处在童年的时候。

韩寒在《这里会长出一朵花》中描写了自己如何让年幼的女儿小野明白不能随意杀生的道理。这个例子也许并不妥当,但内在蕴含着相近的道理:处于力量优势的一方,如何对待处于力量劣势的一方。

“小野不应该随意伤害飞虫。”
“人,不应随意霸凌弱者。”

是的,“人不应随意霸凌弱者。” 这样显见的道理,本应和“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样,根植在人的脑海里。但没有。教育的缺失,即在于未能有效传达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和思想。

现在,我们再把目光从童年移回。缺失的教育已经难以补救。它所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近日,美国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翟某等因争风吃醋,绑架、群殴同伴刘某,折磨5小时。据悉,涉案者都是中国留学生,被捕6人中有3人未成年,并有家长贿赂证人被捕。律师称,被告自以为是打群架,最多被训斥,但依法或将面临“终身监禁”。——新闻素材




应对措施

Olweus和他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针对校园霸凌行为应对措施。

父母和学校联动: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所遭遇的霸凌行为,而监管不到位的校方也时常遗漏明显的事实。父母与学校教师联动的目的,在于信息互换。更全面的信息,意味着更准确地判断。由于受害者更倾向于忍气吞声,父母和校方能否主动做出准确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定区域加强监控:校园霸凌通常会在一些特定区域发生——操场角落,休息室,厕所等。对于这些特定区域加强监控,可以降低霸凌发生几率,以及快速了解受害者情况。

霸凌归谁管要明确:让受害者知道该找谁(特别部门,电话,网络手段等),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现代文明来说,为孩子所做的事,应当成为社会道德的标尺。 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根除霸凌行为,因为它的本质诱因是人类争强好胜,排除异己的原始求生本能。我们无法在一个人成为父母之前,判断他(她)是否能够成为合 格的生养者,更不可能据此判断干涉一个人成为父母的权利。同时,我们也无法控制一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只能不断适应,不断学会自保。

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提供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制定保障弱者权益的规则。

而教育,是第一位的——它让我们懂得尊重别人,不应霸凌、欺辱他人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会理解别人的“疯狂”——因为每一个“疯狂”的背后,都是一出教育缺失所酿成的悲剧。

The healthy man does not torture others. Generally it is the tortured who turn into torturers. by Carl Jung
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荣格




P.S.

文章最后是一则TED演讲,演讲者用一首长诗回忆了他被霸凌的童年。

视频地址


内容统筹:读了么
 本文逻辑梗概:点击查看
文中所引材料可以移步读了么网站查阅。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