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职场矛盾,都源于低情商“沟通病”

举报 2019-06-20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作者:麦青Mandy,首发:麦青Mandy专栏
原标题:80%职场矛盾都源于“混杂沟通模式”|职场与恋爱5大通病

核心导读

病1:混淆“情绪”与“事实”

病2:混淆“方法论”与“工作指令”

病3:少一点身份,多一点真诚

病4:少讲一些自己的苦逼奋斗史

病5:避免言行不合一,知行不一


最近一位前同事百思不得及其解:“为什么自己无论说什么,自己的90后团队都听不进去?而且貌似很反感?”

另一位来倾诉:“为什么乙方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怎么沟通都改不过来?不应该是他们能解决好甲方所有的问题么?”

如上这些职场沟通问题,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日日要忙碌于这些“麻烦的沟通”,导致效率越来越低,加班越来越严重

而且,公司越大,越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有多少公司是晚上8点才开始安静的个人办公时间,之前不都是在开各种各样的会议

我们当然无法解决所有的职场沟通问题,因为20%沟通问题是必然的,是因为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而造成的。但还有80%沟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这就是情商和技巧的问题。

这也是我自己过往的经验教训,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点击查看原文:听不懂老板说什么?可能你要教他小心“混杂信息沟通模式”)。

80%职场沟通问题,都源于低情商沟通如下5种低情商沟通病,也同样出现在生活当中。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病一:混淆“情绪”与“事实”

这是大多数人沟通的通病。

恋爱婚姻中,男性最怕女性这个语法:“你总是犯XX错误,你压根不爱我,你从来都不关心我!”

这类语法为何让男性恐惧?因为它混淆了情绪和事实。

人在情绪平静时,再回头看这类沟通,就会啼笑皆非,滑稽可笑。

职场当中,比比皆是这类混淆“情绪”与“事实”的沟通。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因为情绪而夸大事实,比如下属只犯了一个小错误,立即勃然大怒,臭骂一顿“怎么老是出错?”

下属只是漏掉一条消息未回复,立即引申为这个人工作态度有问题,记在小本本上。

乙方只是漏掉一个文件,立即就骂“怎么没有服务精神的?”

跨部门合作中,别人稍微迟钝,就会联想到“他怎么老是针对我,故意不配合!” 

这种情况其实不限于上级对下级,其实反之亦然,比如上级可能只是多批评了两句工作,下级可能立即引申,老板真坏,老针对我!

上级因为不清楚具体执行而多说了两句不专业的指导,下级马上内心吐槽:不懂还装懂! 

其实,这些职场矛盾,可能都是因为在沟通中,带入了极为强烈的个人情绪,混淆了情绪与事实,混淆了工作与私人人品,动辄就会上纲上线,引申到对“人品”的评价,其实可能只是鸡毛蒜皮、按部就班的工作而已,没想到在沟通中很容易就陷入“市侩争论”当中。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往往在工作当中带入太多情绪,沟通中混淆情绪与事实的职场人,在幼儿时期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在批评小朋友时,也是混淆情绪和事实,夸大孩子的扩错,动辄上纲上线,所以无形中养成了孩子潜意识当中“错误归因”的情况,这对孩子长大后的职场和生活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如何解决?

现实当中,完全避免情绪是很难的,但可以从今天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沟通措辞:


1、首先,尽量避免“绝对性词语”

比如文章一开头的两位,在阐述自己的问题时,频繁用“无论、都、总是、所有”这类最高限定词,这类限定词,其实夹杂着强烈的情绪。


2、其次,就事论事,每次只说一件事

就事论事,针对一件一件问题,来沟通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延伸性沟通。


3、第三,避免对人的评价

这一点非常难,因为中国人思维习惯就是“联系”思维,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联系,所以确实很难让中国人在职场中保持一个客观无情绪的沟通方式。

但我们可以从小入手,逐步改善,比如从现在开始,尽量避免出现这类词语“人品、态度、价值观、压根不行”等词语,尝试唯物主义辩证法思维与沟通。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病二:混淆“方法论”与“工作指令”

很多领导习惯在安排工作指令时,夹杂着大量的方法论,诸如我的前老板(某著名民企创始人,我尊称为“教授”)——100句话当中,可能99句是方法论(且是以“批评”的形式),1句是讲指令。

我非常尊重前老板,也确实受益匪浅,我的知识体系当中,30%来自于老板的教导,尤其是逻辑思维,受老板启发非常大。但这个沟通方式,确实当年也让同志们非常苦恼。

毕竟,大道理和方法论虽然必要,但讲多了,容易和工作指令混淆,尤其是每次开会时间一长,听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效果大打折扣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这个道理与恋爱婚姻也是一样,可能你滔滔不绝的教育另一半如何成为完美对象,但对方压根什么都没记住,也搞不清你到底要让他干嘛。

所以,建议如果要发布指令,最好15分钟内解决。如果要讲方法论,最好安排专门的培训会议,两者要分开进行,否则大家估计只能接受10%信息,且容易产生反感情绪——人类天然会对“复杂难懂”得信息产生反感。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病三:少一点身份,多一点真诚

95前的职场人更容易在沟通中带入身份,比如会因为自己的职位和身份,而不由自主表现出一种“官僚主义”、或者“父母官思维”,错把平台给与自己的职位,以为是理所应当的,从而在沟通中,过多依赖“身份”,而较少注重自己的个人魅力与专业度。

但现在职场中的主体应该是95后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可不看什么职位、平台、权威,他们更信服专业、更相信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人,而非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教育他们的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70后80后抱怨90后下属不听话,但又毫无办法的本质原因——过往的权威体系已经在瓦解,新的权威系统与沟通体系在建立,假如我们还停留在过去,那注定要被淘汰。

其实,这都不算是技巧,这是最基本的职场素养——为人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身份,沟通要坦诚、平等、尊重。

这一点也可以应用于在生活当中,很多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也是因为“身份感太足”导致的过度计算、过度“身份设想”造成的。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病四:少讲一些自己的苦逼奋斗史

很多领导都喜欢讲自己的过往奋斗史,参考马云等大佬。很多父母也喜欢给孩子讲自己过往艰难奋斗史。很多乙方同仁转到甲方之后,也喜欢给自己的新乙方,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当年是如何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乙方。

其实听众都相当反感,为什么?

因为时代和时代不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环境与压力,每代人对成功、对幸福、对奋斗的定义也不一样。而身份与身份也不同,不同身份之间,是很难共享所谓成功经验——所有不带来实际价值转化的自我经历分享,本质都是“自我捧杀式吹牛逼”。

总之,控制住自己的表达欲,控制住自己的忆苦思甜欲。就算对方真的做错了,也可以采用另外专业的沟通方式去解决,切忌采用“自我捧杀式吹牛逼”,这也是自绝后路。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病五:避免言行不合一,知行不一

职场当中,“信任”是最难得的资产

无论是上下级,同辈之间,或是合作伙伴之间,没有了基本信任,就很难再往前推进合作。而许多信任问题,都是源于沟通问题,譬如沟通中夹带情绪、混淆事实、惹人反感,以及言行不合一,其实都是在消耗自己的专业形象,透支彼此的信任度。

而言行不合一是最致命的沟通问题,因为前面4种沟通问题,还可以被原谅,还可以让身边职场人忍着不发作,只要你能把事情做成就行。

但最害怕的就是,既有前面4类问题,又言行不一致,无法达成工作结果,反而影响团队作战效率。

轻微的言行不一致,也其实无伤大雅,因为职场当中环境变化,人的口头沟通和行为难免会出现各种不一致情况,也不必上纲上线。但怕就怕,言行不一影响到工作成果。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总之,如上5种通病,是当下职场沟通中比比皆是的问题,也是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矛盾。

职场效率的提升,不仅是要靠制度或者奖惩,还要靠一个个真实的人去一句一句沟通——蝼蚁之穴溃之千里。谁也想不到,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沟通问题没有解决,就可能对整个企业发展产生“蝴蝶效应”譬如最近联想遇到的负面舆论,其实也是“企业员工个人沟通管理”不够严谨,改天有空再写一篇关于企业员工个人沟通管理的文章。

所以从现在开始,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都要有意识的锻炼起来 “高情商沟通”或者叫“专业沟通”,会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绩效,也会预防沟通危机的出现。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麦青Mandy专栏(ID:mqzwp2015)
作者:麦青Mandy,实战派品牌营销与文化IP专家、“大渗透品牌增长理论”与“文化营销”首倡者、前宝洁,现HBG品牌增长研究院院长、美妆博物馆创始人,高校客座讲师、著有《非传统营销》《活色主义》等。
搞定职场沟通五大坑,原来问题都出在交流模式上!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