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浙大、华科,承包中国AI半壁江山?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5-03-14

在很多人为AI浪潮感到焦虑的时候,知名AI公司背后的高校或成最大赢家。

 

年初DeepSeek带火了梁文锋的母校浙大,这段时间Manus爆火,创始人肖弘的华科大背景也立刻被挖了出来。

 

众所周知,国内TOP3大学至少有四所(清北复交),也可以是五所(加上浙大)。但自从梁文锋的DeepSeek大火,浙江大学的声量和地位一路见涨。在梁文锋之前,清华才是根正苗红的大模型老家,“大模型六小虎”里一半有清华血统。但如今,“杭州六小龙”里有三家创始人毕业于浙江大学。



最近有人说,清华系和浙大系各占了国内大模型的半壁江山。贴标签的确便于叙事,但这么做为时尚早。相比强者割据,当下的情形更适合用“群星闪耀”来描述。

 

IT桔子的《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人群画像报告》显示,培养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较多的知名高校中,排名前十的国内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月澎湃新闻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数据,发现过去一年生成式AI专利新增最多的学术机构,都来自中国。

 

除了清华和浙大,其他众多学校也齐头并进,支撑着中国AI闪耀全球。

 

北大走出了“AI布道者”李彦宏、小冰公司的CEO李笛、“天才少女”罗福莉;华科是Manus创始人肖弘、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的母校;商汤科技的汤晓鸥和云从科技的周曦都有中科大背景;考研浙大落榜的王兴兴,则是上海大学的学子……

 

根正苗红的清华系擅长底层技术,异军突起的浙大系擅长场景洞察和商业落地,华中科技大学这类工科强校也在释放潜力……是否每所高校,在AI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

 


清华

技术原教旨主义者,直指AGI终极命题

 

清华系是AI领域当之无愧的技术流,致力于探索AGI(通用人工智能)命题的终极答案。在清华系AI创业者的眼中,AGI不是远景,而是必须攻克的圣杯。无论是月之暗面的杨植麟,百川智能的王小川,还是旷视科技的印奇、杨沐、唐文斌,身上都带有"技术原教旨主义"气质——他们痴迷于底层架构的创新,乐于对着基础层死磕。

 

支撑这种技术信仰的,是清华近乎“恐怖”的学术纵深。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毓凯、张钹、林尧瑞的回忆中,1977年前后,很多高科技工作人员的思想被“中国人口众多,不需要机器人”的论点困住。

 

但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追赶西方国家的水平。于是1978年,清华大学建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成为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机构。1985年,清华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90年又率先建成首个以“智能”命名的实验室。

 

2006年,张钹院士(左一)与博士生在实验室讨论,图片来自清华大学公众号

 

清华的“技术原教旨主义”特质,在那个时候就初见雏形。2000年,姚期智获得图灵奖,2004年毅然回国,先后创立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人工智能班、量子信息班,2022年三个班合并称为“姚班”。根据清华大学官方报道,姚班共计培养近1100名学生,已毕业学生660多名。

 

旷视科技的三位创始人印奇、杨沐、唐文斌,都是姚班走出来的学生;同样毕业于姚班的楼天城因为编程能力超群被称为“楼教主”,2016年与彭军成立了小马智行,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清华的AI并不局限在实验室里,而是打通了实验室到市场这条链路。最典型的就是智谱AI,智谱直接脱胎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创始人唐杰不但是清华毕业生,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智谱核心团队一水的清华背景,根正苗红。

 

除了学术基因,清华系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校友资源。校友都是成功人士,创业、拉投资都能获得更多支持。



当下这一波AI浪潮让很多投资人觉得“难办”。过去做投资,从早期开始有人关注,到天使轮、A轮、B轮、C轮再到上市,可能需要两年、三年或者五年。但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投资人。现在你不投,第二波人马上就来了。但对于大部分初创公司来说,很难看出哪家企业能成为未来的DeepSeek,哪家企业未来会倒下。

 

这种时候,清华的招牌就是一招先手棋。就像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说的,“投资旷视意味着和我们这些‘技术信仰者’同行,一起见证和推动这场伟大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有技术信仰的清华系,就是投资人的“安全牌”。

 


浙大

学科交叉,数字经济沃土上的场景大师

 

我们先回顾一下有浙大基因的这几家头部AI企业:朱秋国不但是浙大校友,后来还当上了浙大副教授,创立的云深处科技专注于四足机器人研发,应用于巡检、救援等领域;黄晓煌和陈航是浙大校友,在美国认识了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朱皓,三人创立了群核科技,当家产品是家居设计软件酷家乐;梁文锋创立的深度求索开发出了震惊AI界的DeepSeek,广泛应用于办公、搜索等领域。



除了杭州六小龙里的这三家,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也是浙大校友,最近他借助Rokid眼镜完成的脱稿演讲在网络上颇为吸睛;连连数字创始人章征宇是浙大计算机软件本科毕业生,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通过AI技术给金融机构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去年刚刚成为“跨境支付第一股”;创立趣链科技的李伟、摸象科技的创始人高鹏、每日互动的创始人方毅、花姐,也都是浙大走出去的。

 

图源:央视新闻

 

浙大的有着浓厚的创业基因,在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有15所高校公布了应届生创业情况数据,其中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最高,达到4.16%。算上硕博士研究生创业情况,浙大毕业生总体创业率达到2.44%,在全国高校中仍是TOP1。

 

能够跑出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并且在AI浪潮中异军突起,这与浙大的创业基因密不可分。外加地处商业氛围浓厚的杭州,浙大学子的创业之路更多了一份助攻。

 

和清华相比,浙大校友的创业思路更偏向于“技术+商业”,注重把技术和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比如AI+金融、AI+家居、AI+营销、AI+物流等等。

 

浙大在AI领域的优势,和它强大的学科交叉、协同创新能力密不可分。浙大模式强调“学科交叉+场景驱动”,把计算机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紧密联合,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智能制造等垂类领域的应用。

 

浙大模式的核心在于竺可桢实验班,这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商业双精人才。群核科技的黄晓煌和陈航、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等人都曾是竺可桢学院的学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浙大过去几十年的长期积累。早在1978年创建计算机系时,浙大就把“研究人工智能理论、设计新型计算机”列为建设方案第一条,并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2019年,浙大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全国首批35所高校之一,并自设了全国高校里第一个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这一波所谓的“AI国运”,浙大在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准备。

 


华中科技大学

工业腹地走出的实干派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能拎出来几家亮眼的AI公司,但在这里我想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聊聊AI界的另一大门派——工业实干派。当清华人探讨AGI终极命题,浙大人寻找新的商业化机会时,华中科技大学正把AI技术从实验室链接到工业界。

 

华中科技大学不但是Manus创始人的母校,同时也是与华为关系最紧密的高校,最近爆火网络的海尔创始人周云杰的母校。

 

华科的学术基因更偏向工业场景的技术落地,作为新中国首批“四大工学院”之一,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9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种“机械+计算机”的交叉优势,为其工业智能化研究提供了天然土壤。

 

华中科技大学现象级AI创业公司仅有游戏科学和Manus两个,但“工科+产业”的路径,正契合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官方报道,查克科技致力于数据与物理世界的深度神经连接,力图开启AI赋能的第四代工业革命新范式;楚光三维颠覆性推出“快照式”AI成像系统,0.1秒完成纳米级3D形貌扫描,效率碾压传统检测50倍;万集光电紧跟全球激光雷达技术最前沿,以937项专利构建感知基石,致力于定义L4级自动驾驶安全新标准……

 

查克科技

 

未来华科能否形成自己的“华科系”,我们不知道。但这类工科强势的高校,一定会在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故事

不是某所学校和某个人的成功

 

据澎湃新闻和对齐Lab统计,世界学界和业界AI研究机构TOP10中,中国承包了9席。这波“国运”的起头,仿佛并不是DeepSeek一家公司,而是长久沉淀之后的集体突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500所上下,多个高校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

 

中国高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力度正在显著提升。

 


清华和浙大在这一波浪潮里贡献了最有辨识度的商业样本,但当我们愿意将注意力放在更多高校上,会猛然发现: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学术特色,都孕育了不同的AI人才,这不是简单粗暴的“半壁江山论”可以概括的。

 

中国AI发展的未来图景,一定不是少数顶尖高校的“双雄争霸”,而是多元学术基因的有机组合。


内容作者:关珊月

编辑:郑晶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