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文案是个工作!(8位文案44条金句)

举报 2025-01-10

1736323178264541.jpg

撰文:Lily、Sylvia

《围炉夜话》文案篇到这里就收官了。
这次我们共采访了8位文案人,也探讨了一些话题。

欢迎戳↓↓↓

对话三位广告文案:文案不是诗人,而是猎人
对话三位资深文案:从业十年,不用非得热爱广告
专访N3张卢克:我不想做文案匠人
对话废话王阿姨:当一位诗歌博主成为职业文案

本来不计划出什么收官文,就留一些思考和故事。

但编辑也是某种角色的文案(文字工作者),文字又是最普世平等的工具,我们对此次专题感触非常深。

文案很辛苦,每次提笔都是一种忐忑的兴奋。
它总在细枝末节上打磨纠结,常常怀疑反复改写一句话、一个字的意义。但它也非常浪漫,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步入心流,享受纯粹快乐。

归根到底,文案是一份职业,不要理想化它。

可以有热爱,可以只是谋生,无论如何,不要用一两个偶然的case去衡量自己和这份职业的价值。

如果非要用什么去定义或检验,有6点发现,或许可以带来帮助。

我们把这些发现俗气地分为了【功法】【心法】,希望可以给大家的跋涉带来一点点阴凉。


【功法】

关于文案的功法有许多,
或许是因为,“看再多方法论,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案。”
或许是因为,“好文案压根就不是写出来的。”
更或许是因为,“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而思想的边界,取决于行动。

我们只能分享三点。

1 //文案是抹平信息差,不要太拘泥于形式。

从“优美文字”到“有用文字”是一种渐悟,8位受访人或多或少体验过。他们走在“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修行正路上。

可一旦回头望,修行中的他们以及在外围观的我们,是否都疑惑过:“山”究竟是什么呢?

从业数载,采访中给出的答案没有文案,没有广告。

文案不是文学,它很实在。
文案很实在,回报以人的东西也很实在。销售、谋生,创作才是巍峨的高山,文案只是从此到彼的万千路径中的一条小径。

它是方法,是工具。而工具就是那样,会在各个时代以各种方式诞生又淘汰;会被互联网、AI等浪潮质疑又覆灭。

人类生长双手是为了感受,如果不是手,也可能是触脚。
所以,何必只是文字呢?视频、音乐、艺术都可以是趁手的工具。文字技艺只是我们工作中的很一小部分,是四通八达的山路上的一支。如果此路不通,那就换种方式继续走。

01

1736322371105507.jpg

02

1736314070402854.jpg

03

1736321489570285.jpg

04

1736321162527808.jpg

05

1736322800384834.jpg

06

1736314340102536.jpg


2 //别用想象力去工作,生活里有真正的好作品。

我们挤地铁、敲键盘、在会议室里熬,但只要拥有想象力,就能跃出海面,像鱼儿一样跳脱出去,想象天空。所以,想象力非常重要,灵感是创意人的脉搏。

但文案工作,不是靠灵感就能维系的。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一天十条、几十条;一句slogan写一遍,几十遍。

你很可能长时间坐在一处,上午八九点钟开始,中午简单休息,一直写到晚上12点。可能写了很多,可能一个字都憋不出来,一整天写了撕,撕了写。要反复经历这样的体验数次才能写出来,而更可能是,仍写出不满意的一句来。

想象力、灵感不是文案工作的方式。文案的工作在生活里,它比人的想象力大的多得多。

像石头一样去逛逛菜市场,听大爷大妈新鲜出炉的牢骚;
像排骨菌一样养几只大虫子,用爬行的方式倒转世界的视角;
像废话王阿姨,拿相机定格日常,到处拍拍停停。

见过足够多的人,经历足够多的事,一遍又一遍真刀真枪地淘洗,剔除内行的傲慢和自以为是,把所有细微的感触吸入毛孔,就像笔芯收集墨水一样收集起来。等到足够多后,灌注于笔尖,那最准确的一句自然就出来了。

01

1736314109594898.jpg

02

1736322838164401.jpg

03

1736322391909729.jpg

04

1736321554144409.jpg

05

1736321200712348.jpg

06

1736322066312604.jpg

07

1736314361669677.jpg


3 //专业不是经验结果,是每个人都感觉舒服。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什么是专业?

以前以为,专业是高山仰止的,是岁月打磨锋利的。然而,真正的专业却是温和的,恰到好处的,像春风拂过,连尘土都不愿扬起。

广告、文案天生生长在复杂的关系网中,被期待取悦甲方,接纳大众的情绪;更甚者,还要收纳创作者的私心,彰显一点社会价值。

这关系网像一团乱麻,剥开每一层,里面不是复杂的利益就是朴素的人之常情。专业不是一开始就拥有所有答案,直接填上去,而是不以旧的思路去解新的绳结。

它需要抛弃经验和惯性,把自己当全新的去对“此时此刻此地”真诚回应。如此,才能自然贴合,每个人都觉得舒服满意。

专业就是让每个人都舒服满意。甚至,包括了自己。让自己舒服也是一种专业。

01

1736314600363178.jpg

02

1736314133723090.jpg

03

1736321845887835.jpg

04

1736322418861717.jpg

05

1736322887346922.jpg

06

1736322092835121.jpg

07

1736321447337456.jpg

08

1736314436987724.jpg


【心法】

这是一些正确的、普世的道理。
我们也怀疑,写它们是否还有意义。
直到看到一句话:“任何需要强调的,都是注定会被遗忘的”
既然如此,若能对抗一点点时间的惯性,
一遍又一遍,无数遍,也是值得的。
所以,以下与大家分享。

1 //相信常识,也相信玄学,幸运是一种选择。

李娟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过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幸福”如此,“幸运”同样。

看似顺风顺水的职业进阶路,固然有因缘际会的巧合,但也在于每个人用何种方式回溯自己的职业故事。

熬夜写作、比稿失败、项目出街、获得认可……这些片段,交替出现在每一个广告文案的日常中。看到成长与历练的人,会在挑战中获得经验与力量,还有机遇与勇气;看到挫败和劳苦的人,会在沉重的负担下迷茫,最终丧失信心和意志。

正反馈不会被动出现,是主观选择的。越相信什么,就会遇上什么。

张卢克总说自己很幸运,“即便在暴雨季,也能避开暴风雨”,但他淋雨的时候也不少。
芭蕉说自己很幸运,“我遇上了不错的公司,一做就是8年”,但他也想过跳出去。

“幸运”,本质是一种保持乐观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去生活。

在100句文案的磨练后,总有写出最后一句的酣畅淋漓。收集那些时刻,把它装在口袋,当口袋沉甸甸时,你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

01

1736322116229294.jpg

02

1736314477403449.jpg

03

1736314156500508.jpg

04

1736321867554904.jpg

05

1736321229756507.jpg

06

1736322952238555.jpg


2 //天赋,是对一件事的耐受度。

“自然的入口,是生活的出口”,刘旸称赞这是一句天赋诗意的文案,而写出这句话的张卢克说,他没有天赋,只有勤能补拙。

天赋与努力,并非背道而驰的两条路,许多时候,它们殊途同归。

就如芭蕉所说,天赋是人对一件事的耐受度。有些人,读书10分钟就会放弃,但却能不眠不休,打10个小时球。

当时间拉到足够长的尺度,努力会成为韧性,一种与天赋相似的宝贵品质。再进一步去说,日复一日伏案是工作,日复一日用心打磨,就是天赋。

所以,当老练的创意从业者判断某人“是否适合文案”,关注的不只是华丽的词藻,还有他能否耐心推敲,反复琢磨,面对乏味与疲惫也不曾退怯。

毕竟,天赋从不是片刻的闪烁,而是历久弥新的光芒。

01

1736321247864554.jpg

02

1736322455567457.jpg

03

1736321390909919.jpg

04

1736322986717625.jpg

05

1736314176399866.jpg

06

1736321889108228.jpg


3 //风停时先跑起来,跑着跑着,风就来了。

各行各业的报告里,“理性消费”、“存量市场”、“结构性问题”……这些词语,描摹出一个缓慢行进的社会。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它更像是一个风平浪静,但必须要扬帆起航的日子。

帆把文案比作水手,把灵感看作海浪。海浪来时,顺风顺水,下笔如有神助;风浪缓时,或凝神静气,或苦思冥想,所得虽少,亦能化为风帆,为下一次好风借力。

办法会有的,或向内寻求获得感,或向外寻找科技助力——驻足等待,从不是广告人的选择;求变求新,才是广告的底层逻辑。

可能,我们从未“等”到过风。
那些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日子并非“好风凭借力”,而是无数行动者一起跑了起来,他们的呼吸与步伐掀起了时代的强风。

所以,不要等风来。跑起来,风就来了。

01

1736321370726958.jpg

02

1736321914994444.jpg

03

1736322144121382.jpg

04

1736323047608972.jpg

05

1736322482448427.jpg

06

1736321273704339.jpg


拜托,这是个工作诶!

文案的修行如同列车穿越山岭,既有明暗骤变中的失焦与轰鸣,也有驶出隧道时豁然开朗的风景。

无论是功法还是心法,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文案关乎表达、沟通、创作,但它首先是一份职业。对于工作,我们的态度是:

极尽可能地赞美完美,但不鼓励追求完美。

01

1736321292337151.jpg

02

1736322168153177.jpg

03

1736314241795615.jpg

04

1736321346606890.jpg

05

1736323124459309.jpg

正如刘旸所说:“不是只有做到最好才叫完成工作。合格、良好、优秀都是完成工作。”

旅途没有好坏之分,不辜负一路的风光就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