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不同行业做Web项目的一些个人感受

举报 2008-11-04

来源: aw's blog

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就陆陆续续做了不少项目, 有一些是我乐于放在自己Profile里的, 有一些则不然. 不管怎样, 总是积累了不少经验, 今天就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当然, 这些主观的结论也许会引起您的不适, 请多多包涵, 欢迎批评指正.


一、国企和学术机构

国企做项目, 更看重的是面子和政绩. 项目上更看重产品外观和宣传语. 至于性能和用户体验, 并不重要. 国企的硬件投入很“豪华”, 一般都会买最好的服务器和服务. 例如Adobe的Flex Builder、Media Server; 微软的.NET、SQLServer, 尤其是Media Server一度贵成那样也只有国企买得起了: 毕竟花的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银子, 大家都不心疼.

国企的技术总监一般不管技术细节, 都是交给下面的工程师打理; 和技术总监打交道往往都是派一个项目经理过去, 定一个大概的Schedule, 剩下的工作就是喝酒了. 其实都是取悦领导, 大家也挺辛苦的, 我就不说风凉话了.

国企的Schedule基本上都会miss deadline, 然后基于一套扩展性很差的系统打补丁, 总之最后用户用到的产品很烂, 和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差不多质量.

二、私有、合资企业

这些企业比国企务实得多, 毕竟花的是自己的钱. 但资本主义的“小气劲”很明显: 公司里面正规的员工不多, 大多是合同工, 而且会雇用一些工资极低的工程师. 他们会表现的很客气, 但反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 而且由于被资本家剥削得够严重, 非常难以沟通. 有时候一个项目做到一半闲聊时会突然透露早有去意的想法.

和这类企业打交道Schedule很重要, 而且也一定要主动一点, 因为一旦有人掉链子就会比较难堪了. 总之, 差劲的待遇肯定不会有人愿意卖命的.

三、大型外企、上市公司

这些企业做工程比较正规, 而且有内部的规范. 和他们合作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规范来走. 往往项目压力会很大, 但也会收获很多东西. 他们的员工也非常敬业、专业, 责任感比前两种企业 (单位) 都要强, 能力也更强. 当然项目的成本投入上也更好 (投入给人, 而不是服务器)

和这些企业打交道的时候要谦虚也要自信: 双方都是很优秀的Engineer, 而且作为Vendor (Contractor) , 一定要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和习惯而不是自己随意发挥想象. 不过, 没有几年的background和拿得出手的产品, 对方也不会轻易交给你这种机会, 所以对于擅长的领域要多做引导分析、敢于做决策.

我很乐于与这样的企业合作, 因为感觉并不是应付差事, 而是在共同铸造一个可能成功的产品 (理念) . 我前几天也和朋友分享过这么一段话, 权当调侃了, 请勿较真

为什么我喜欢和Google、Automattic这样的公司合作:
  • 他们用Gtalk联系
  • 他们完全不用MSN
  • 他们用邮件多, 而且以GMail为主.
  • 他们人聪明
  • 他们人厚道
  • 他们报酬合理
  • 他们之中都有中国人, 但说两句hello不会被骂成汉奸.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